支持福建奔驰扩大产能,积极对接奔驰总公司落地更多车型生产在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通过奔驰轿车渠道优势,挖掘现有产品线细分市场潜力,引入换代车型,同时加快奔驰汽车二期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达成年产10万辆目标。

  加速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重点发展批量生产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维护方便的纯电动乘用车、厢式运输车、轻型客车、专用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加快建设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电池管理、驱动电控系统等研发中心;围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系统,加大周边关联企业合作对接,鼓励现有汽车配件厂商对接新能源需求,实现企业就近配套部署。

  ——创新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纯电乘用车明星车型,掌握和运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推动自主品牌新能源厂商与国内外领先水平接轨;重点依托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现有配套基础,积极引进车用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关键核心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企业,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支持祥鑫股份、麦格纳、六和机械等配套企业加快进行新能源汽车配件研发,加快在驱动电机、轻量化材料等领域技术研发;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围绕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电力驱动、共享出行四大领域,深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与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支持车联网技术研发,建立产业创新平台和测试平台,充分发挥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现有产业优势,推进与中科院、福州大学等院校所合作,建成1-2个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成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推动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中高端环节竞争力。引导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环节管理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加快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依托福建奔驰、东南汽车等整车品牌,鼓励本地零部件企业对接宁德上汽基地项目,拓展市场范围。围绕提高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能力,打造以动力总成、电子电控等为主的汽车关键部件产品体系,争取与国际、国内知名整车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提升本地配套水平,支持发展前景良好的自主品牌产品发展,培养世界级的供应商,融入全球配套;鼓励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集成化、模块化供应能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

  抓住产业兼并重组机遇,招引一批重大项目或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取和推进发动机、变速箱及汽车信息系统等核心部件生产商到青口投资设厂;依托东台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引进汽车轻量化、新能源关键材料、智能驾驶基础材料等高端、高附加值配套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材料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培育新型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新型材料知名品牌。

  2、装备制造业

  (1)总体发展思路

  依托福特科、海创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光电产业,大力推动精密光学元器件的研发与产品迭代,同时吸引配套企业入驻,蓄力打造一批世界级光电供应商。加速推进传统机电设备的研发和技术升级,加强本地机械设备与本地相关产业链的对接,提高成套设备自给配套率。力争到2025年,全县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2)发展内容

  ——做大做强光电产业。借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浪潮,发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研发优势,以福特科、海创、晶元等业内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球面、平面、晶体等光学元器件及激光模组、镜头模组等光学模组,持续提高产品在精密仪器、医疗设备、自动化设备、安防监控、道路监控等产业链下游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蓄力培育世界级供应商。依托永德吉、捷登达等企业,着力推动led外延片、led芯片、led灯、led显示屏等产品研发和迭代升级。加强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领域内强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闽侯光电创新实力。支持本地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持续吸引光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推进落实强主链、延短链、谋新链工作,快速构建光电产业集群。

  ——加速升级机械制造业。依托瑞亿、合盈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效电机、特种电机、新能源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切割机床等。加快传统机械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强对机械制造产业的技术、工艺、设备升级更新改造,提升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缩短产品、技术迭代周期,提高企业产能和定制化自由度,丰富产品品类。加强电机、数控机床、食品机械等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对接,鼓励成套设备制造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提高成套设备自给配套率。

  (二)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1、食品饮料加工业

  (1)总体发展思路

  按照“重产品、全营销”的思路,充分挖掘闽侯橄榄等农业资源,开发闽侯特色产品。重点研发现代人群生活饮食特点,结合特点开发产品。深度结合现代人的购物特点,开展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力争到2025年,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2)发展内容

  ——继续夯实食品深加工环节,重点发展特色产品。加快闽侯本地农业养殖优势的挖掘和延展,结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保健的需求,加强针对橄榄产品的研发和深加工,按照儿童和成年人的不同需求,推出橄榄油、橄榄干、橄榄口味的糖果和糕点等;继续鼓励绣球菌等食用菌类的深加工;积极推动胜基、贝奇、惠源等企业开发糕点、糖果、饮料等产品。

  ——结合快消费时尚,发展健康快捷食品加工。结合现代人快捷消费的需求,重点针对人民对快捷食品“快捷、健康”两大特点需求,重点开发健康饮料,速冻食品,米、面制品,糕点,面包的制造,食用菌罐头制造等。加速对生产蔬菜制品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蔬菜干制品(热风干燥蔬菜)等开发。

  ——结合新市场拓展模式,同步布局线上线下环节。同步布局线上线下环节。结合国内产品拓展新模式,重点推出线上推广闽侯休闲食品的微商平台;建设闽侯特色食品电商平台;积极与淘宝、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合作,推出闽侯特色食品等专栏。

  2、建材工业

  (1)总体发展思路

  以建材产业链下游装配式建筑为主导,重点支持钢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快建设高端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节能环保、绿色生产为核心,全面推进传统建材企业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改造升级,并逐步腾退污染严重、生产低效的中小企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提高建材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县建材工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2)发展内容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依托福建建工集团重钢制造基地项目,大力推进钢结构住宅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推动本地企业与福建建工等业内领先的建筑工程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钢构建筑部件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充分依托本地丰富的混凝土上游资源,建立标准化生产线,支持内外墙板、叠合板、空调板、楼梯、预制梁等部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针对整体门窗等配套市场空缺实现精准补位,大力拓展产品品类,全力推进闽侯县通用装配式建筑部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推动传统建材产品的改造升级。建立与绿色生产、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咨询机构的合作机制,为闽侯县建材工业提供改造升级顶层设计。以技术为导向,推动传统建材企业成立绿色生产改造专班,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建设全封闭、绿色环保型生产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燃烧优化与节能低碳生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设立环保红线,逐步腾退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材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全面提高建材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流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3、工艺品加工业

  (1)总体发展思路

  继续发挥闽侯在工艺品加工领域的出口优势,抓住新冠疫情长尾效应对工艺品加工的长远需求,准确定位欧美市场对工艺品的特殊需求,重点了解国外工艺品行业发展趋势,驱动工艺品企业产品升级。结合福州传统文化,推动“另一脚”走路,定位国内类似工艺品市场,加速相关产品开发和研究,在推动国外市场的同时开拓部分国内市场。鼓励本地工艺品企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传统组织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全面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工艺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2)发展内容

  ——重点发展欧美节庆园艺类工艺品产品。积极跟踪国外工艺品发展趋势,加速对国外工艺品市场、特别是节庆期间工艺品市场的需求,重点推动竹制品、铁艺品、木制品、铁木制品、帆布画、漆艺制品、工艺钟制品、皮革制品、园艺制品、节日制品十大类产品的开发,鼓励闽兴、常春腾、闽泉、弘博、华源、汇益、兴诚、倍特、云飞等龙头企业加速应用现代设计、加工等环节对在工艺品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将新一代工艺品加工模式与传统工艺品结合。

  ——推动本地文化艺术品加速发展。加速开发福州本土文化,积极推动福州地区传统根雕、脱胎漆器等具有特殊的传统工艺品的研发,加快挖掘福州、闽侯本地文化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打造具有闽侯本土文化的艺术品加工高端产品。

  ——以数字化赋能工艺品加工企业。顺应数字化转型浪潮,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兴技术改造、升级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普及数字创意设计类软件推进创意设计的高效推进,全面提高设计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水平。搭建闽侯工艺品线上交易平台,整合本地工艺品类别、企业、商品名录等,允许客户线上完成远程下单、个性化定制等操作,以优质的线上服务扩大闽侯工艺品在国内外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

  4、服装加工业

  (1)总体发展思路

  立足闽侯县在服装代工、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以节省人力、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生产企业工艺技术升级,快速实现产业链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拓展延伸,推动服装加工业向深加工和中高档产品转型发展。逐步引进服装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做大做强具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力争到2025年,服装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3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