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资源禀赋,聚焦三农发展,乡村振兴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更加稳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年粮食总产75.6万吨,小麦千亩高产示范方亩产907.12公斤,再创全国千亩方高产记录。新建高标准农田1.36万亩,茅台有机小麦基地扩建至3.6万亩。启动实施“中原农谷”东部片区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延津全域现代农业规划与“中原农谷”规划有效衔接。“延津小麦”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成功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花生集群县,获批中央财政3000万元的花生产业集群项目。乡村振兴成效更加明显。持续强化脱贫户和监测户后续帮扶,全县918户3170名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采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乡村种养基地”模式,打造了王楼镇蔬菜种植、马庄乡草莓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总投资7500余万元的57个帮扶项目全部竣工,有效盘活乡村资源要素,带动企业、村集体和群众“三增收”。三产融合更加紧密。依托农业产业政策优势及项目资金,支持鲁花集团、克明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仓储物流设施和产品研发中心,打造延津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储、售、研”全产业链龙头企业,2022年度成功认定省级龙头企业7家。巩固拓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入股等联农带农模式,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全县新增经营主体103家,总量达到2805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1家,市级示范社145家。成功创建国家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字号”名片不断增多、持续擦亮。
(五)突出以人为本,提升治理效能,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发力。全县民生支出1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434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72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7100余万元,结算医疗救助市外住院2805人次,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9.7万人。建立健全扁平化疫情防控运转机制,高效完成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任务,全员接种123万剂次,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拳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10家,大气综合指数4.9,居八县(市)第3位,优良天数227天,居八县(市)第2位,pm2.5、pm10等指标同比大幅下降,排名均居全市前列。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实施河道清淤86.5公里,完成一污、二污提标改造,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继续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14.3万群众饮上丹江水。完成国土绿化1.17万亩,创建12个农田林网示范方、6个森林乡村、2个沿黄森林示范村。风险防控持续巩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累计结案兑付非法集资案件9起,清收农商行不良贷款2.76亿元。坚持涉稳风险研判和问题楼盘周例会机制,全县9个问题楼盘全面化解,创新做法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推广,涉及问题楼盘的信访案件同比下降90%。稳妥推进国有“僵尸企业”处置,优化资源配置,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职工安置基本完成。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三零”创建取得实效,重要时期实现三级走访零登记,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社会事业持续优化。总投资16.1亿元的乡村振兴宜居教育城项目即将完工,总投资1.1亿元的利民路小学、县直二幼和实验小学西校区(原玉成中学)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学位3330个,有效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两癌”“两筛”工作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一。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养老服务机构8个,发放高龄养老补贴706万元。持续打造书香延津品牌,新建16个图书馆分馆、14个文化馆分馆和3个城市书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成效突出,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重大问题向县委报告,主动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办理代表建议 48件、委员提案152件,办复率100%;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全年压减“三公”经费5%以上。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建设,扎实做好双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统计、史志、供销、气象、侨务、机关事务管理、烟草、电力、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首一年工作,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历程艰辛难忘,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大战大考中接受洗礼,做到了干事激情不减、工作标准不降、担当劲头不松,守牢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确保了全县大局稳定。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力支撑,得益于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延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消防队员,向在延津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延津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心系家乡的延津老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延津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面对疫情期间经济下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换挡期,稳增长、稳预期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面临挑战;创新驱动力不足,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增长的办法还不多,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方面下功夫还不够;企业发展仍有不少困难,要素制约日益趋紧,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二是人口流量不足、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转型发展任务繁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还不足。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乡村振兴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优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四是干部思想解放和作风转变程度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仍需持续发力,个别行业部门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不善作为等问题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