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3月28日在汕头市潮南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潮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晓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力以赴实施五大高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新的困难挑战,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指标位列全市第一,超额完成市重点考核的5项经济发展任务、综合评分位列全市第二;法治政府、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质量工作、河湖长制、应急管理、平安建设等考核获市优秀等次;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区”等称号。

  一、产业集群扩量提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稳步拓展。大力推进制造业当家,更具核心竞争力的“1 4 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质效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强链补链,新落地纺织服装项目24个、总投资44.5亿元,投资20亿元的圣达安锦纶新材料现代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形成更完备的产业链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导入,400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建成,广药王老吉荔枝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粤水电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落地。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完成技改投资29.3亿元、增长135.1%,位列全市第一,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2家企业获得全国标准“领跑者”称号,1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全区工业用电增长13.4%,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17.3亿元,总量全市第一。“万亩千亿”平台加快构建。总面积超万亩的重点产业片区启动建设,区纺织科技产业园及扩围部分纳入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1个、总投资24.5亿元,109家投产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52.1亿元、增长57.8%。风华、高美、龙岭工业片区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40.4亿元,司马浦口腔用品集聚区、胪岗精品文具集聚区和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加快建设。“深圳市宝安区—汕头市潮南区共建产业园”正式揭牌,在宝安区创建“反向飞地”助力企业研发创新。要素保障能力增强。创新“龙岭模式”,带动实施“工改工”23宗1299.5亩,新征工业用地828.8亩,均位列全市第一,“带方案出让”工业用地14宗285.3亩,企业用地需求保障有力。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举办希音内衣家居服产业带采购选品大会,中国500强唯品会在我区建成潮汕物流基地。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国外展会,组织107家企业参展第二届潮汕服博会,期间达成签约合同金额约62.5亿元。实施“潮南优选”品牌建设行动,拉芳、金万年入选全国首批“千企百城”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

  二、改革创新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韧劲稳步增强。将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19条、招商引资扶持措施15条、服务产业用地项目落地建设11条等系列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8亿元,发放企业奖补资金2445万元,区域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持续增强,招引落地5000万以上项目41个,落地资金超100亿元,世界500强广药集团、上市公司联美等行业领导企业和深圳金嘉福、义乌潮汕商会组团投资等优质项目竞相落户。设立全省首个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运营管理的区级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为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提供贷款3607.3万元。在全市率先创建“无证明城市”,公布实施容缺受理事项和取消证明事项材料736项,累计上线“秒批秒报”事项249项。“粤商通”潮南特色专区入选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湾区”发展成果博览会展示主题。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常态化开展暖企服务大走访,培育“四上”企业91家,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39万户,增长32.3%。重点改革高效集成。全力提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医疗卫生、国防动员体制等领域改革效能,创新实施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税收奖励、非税奖励分成办法等举措,切实提高基层抓发展的积极性。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应用,录入案件约1.3万件。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累计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318家,97%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浓墨重彩写好“侨”文章。成立海外联谊交流活动中心和深圳、广州、香港、珠海4个乡情驿站,设立全市首创的联侨平台“侨小二”3个,高频率举办侨界交流会、恳谈会。推进峡山大宅、陇田东仙、成田田中央3个“最美侨村”和一批“侨胞之家”建设,深入开展“侨心林”“乡情林”植树活动,命名授牌一批精品文化祠堂,联侨惠侨服务更加暖心。

  三、“头号工程”开局起势,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底子稳步提升。以头号力度落实“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强区兴镇富村。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2.9亿元,带动107个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4.5亿元,企业备案投资项目数、投资额均位列全市第一。广大群众和乡贤侨胞翘首以盼的350时速汕汕高铁开进潮南站,司神公路改线、井田公路井都段二期、汕南大道潮南段一期、陈沙公路东延线等加快建设,智慧交通及停车场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四好农村路”10.4公里,修复农村破损道路4.8万平方米,所有自然村全面实现村道路面硬化。新增加油站3个,累计建成充电桩2112台,供水直抄到户基本实现,获批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示范区。镇村经济迸发新活力。因地制宜赋予镇(街道)“工商文旅农”的发展定位,两英镇和峡山桃溪、司马浦仙港等10个村(社区)入选省首批典型镇村名单。两英镇入选2023年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镇,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比学赶超擂台赛上获得第一名。陇田镇作为全省试点实施整线(成片)供电标准化治理,井都镇万亩良田入选全省首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介项目,两英潮英夜市、成田上盐电影文化村、红场审者茶叶点绿成金等特色项目竞相涌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扎实有力,建制镇均实现污水处理和冷链物流服务设施全覆盖,32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打造和谐共生的水美城乡。“爱影乡旅·田园经济”示范带基本建成,仙城翠湖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区获评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入选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名单,获得专项资金2亿元,代表汕头出战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取得六强的好成绩。乡村产业培育壮大,蔬菜、甘薯市级产业园完成创建,雷岭、红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进展顺利,“雷岭荔枝”“雷岭乌叶荔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雷岭荔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区“圳品”数量达到9个,占全市31%。撂荒耕地整治全域推进,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0亩,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6.6万亩、产量16.3万吨。绿美建设成效显现。高标准建成峡山东溪及练江干流示范点、红场茶叶改造提升示范点,创新开展“一户一树 绿美潮南”主题募捐,累计植树33.8万株,超额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优化等任务。创文巩卫工作持续加强,提升农房风貌超1万户,打造“四小园”2506个,74.3%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省级卫生镇卫生村实现全覆盖。练江整治提档升级,建成污水管网6384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6.5%,八大支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8.2%,海门湾桥闸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入选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获得国务院激励。

  四、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稳步夯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高水平的平安潮南加快建设。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创新基层治理“三个一”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快建设治安防控“四个一”体系,全域出警处置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峡山大宅、陇田东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两英镇被认定为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峡山溪南等15个村被认定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数量位列全市第一。矛盾纠纷持续化解。发挥“1 6 n”工作体系作用,健全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46件,完善领导干部包案处理信访事项机制,被确定为全省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单位,获评“广东省进京访事项闭环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完善区三防指挥调度平台功能,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有效抵御“杜苏芮”等台风及强降雨影响。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自建房及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查处和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7万起,切割逃生窗口1.6万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982家,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五、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稳步绘就。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更加坚实。争取上级转移支付46.8亿元,税收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0.5%、41.1%,十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1%,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10个,开展“三项工程”培训2726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促进就业1.3万人次。强化特殊群体兜底保障,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标准连年提升,累计发放补助2.6亿元。“民情地图”探访服务2.1万户,“呼援通”在线服务1.3万人次,“长者饭堂”实现11个镇(街道)全覆盖。医疗服务更加便利。区人民医院基本建成并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医联体,区中医医院完成主体建设,新改造升级基层卫生院3所,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抓实“两癌”免费筛查、“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等工作,全区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97.3%。教育文化更加普惠。教育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步伐加快,改扩建中小学5所、新建和新审批设立幼儿园11所,新增优质学位5970个,核增中小学教职员编制338名、区特教学校教师编制17名,两英中学等25所学校与宝安教育集团建立结对关系,红场镇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区长杯”校园足球赛圆满举办,陇田华瑶青少年潮乐团被评为省级“艺美乡村文化社团”,英歌舞火爆出圈。与此同时,民族、宗教、港澳、对台、外事、统计、人防、海防、气象、双拥、档案、地方志、工会、青年、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机关事务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等事业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在一个个“小切口”中感受到“大变化”,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坚持把法治建设贯穿始终,办结行政复议案件87宗,均未被提起行政诉讼,保持经复议案件零起诉率,行政复议决定书履行率达100%。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代表议案建议14件、委员提案28件。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工作作风查纠改进行动,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审计项目21项,审计查处违规资金522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比学赶超、攻坚克难,打下了经济向好、民生向暖的坚实基础,开创了潮南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新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海内外乡亲和社会各界的和衷共济,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向上级驻潮南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潮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基础尚不牢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不充分,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多,企业拓展品牌和市场遭遇困难不少,发展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整治和农村风貌管控等仍需持续加力,“百千万工程”还需探索更多突破性措施;三是民生领域仍有短板,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高,改变殡葬陋习仍需久久为功;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仍旧突出,基金收入缺口较大,统筹“三保”压力依然很大;五是改革攻坚成效还应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仍存在堵点,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创新意识、专业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之后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也是潮南乘势而上、大干快干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省委常委会在汕头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扛起“迎头赶上”的潮南责任,以“百千万工程”这一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为总抓手,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进强区兴镇富村,加快建设现代化和美富裕新潮南,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勃发新气象、闯出新路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新型工业化提速发力,推动“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做实做强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我们要坚持贸易与工业互促双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一体推进产业、企业、产品优化升级,做实做强“1 4 n”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好符合潮南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坚持“工”字为本,促进传统主导产业老树新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要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加大力度引进印花切片、机械设备、材料研发、智能织造等上下游产业,推动圣达安锦纶纺丝等产业项目和陈店内衣特色小镇、高美“工贸一体”纺织服装新业态集聚地建设,创新发展潮派服装、功能性内衣、品牌童装等高附加值产品,高标准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要发展高附加值、环保型的高档涂料、印染助剂、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产品,精准拓展美丽健康经济,打造百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口腔用品产业要推进口腔用品专业园建设,拓展牙膏、牙线、牙粉、冲牙器等口腔健康用品研发生产,打造百亿级口腔用品产业集群。精品文具产业要加快胪岗精品文具产业园建设,实施文创ip赋能,拓展品牌价值,做大市场份额,打造百亿级文具产业集群。创意珠宝产业要加快钻艺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建设,系统布局珠宝精深加工、黄金珠宝设计、现代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百亿级珠宝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好华润汕头潮南风电场改造升级、万泓高分子复合新材料、粤水电独立储能电站、广药王老吉荔枝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努力开创新能源、大健康、生物制造等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

  强化平台项目支撑。坚持增量开发和存量盘活两手抓,深入开展“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推动区纺织科技产业园及扩围、钻艺现代珠宝创意产业园、两英龙岭片区与深圳宝安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精品文具产业集聚区、口腔用品产业集聚区和两英风华工业片区、高美工业片区等园区平台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配套,以“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承载现代化产业高端、绿色、集聚发展,力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个以上,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比重20%以上。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实施总投资547亿元的112个年度重点项目,加快井田公路井都段、汕南大道潮南段一期、陈沙大道东延线、灾毁防治、平原片区供水管网一期二期、天合云庭商业综合体、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0亿元以上。有效扩大招商引资,出台新一轮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设立区级产业投资基金,对重点产业项目从落户、开工到投产进行奖励,提高招商竞争力和企业增资扩产积极性,力争招引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

  培育做大商贸经济。坚持“贸”字当先,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做优“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一体化贸易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峡山环塔山核心景区、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峡山纺织品众创街区、陈店内衣文化创意街区、两英潮英生活特色街区和陇田高铁新城街区四大商圈,抓好陇田华瑶音乐夜市创业街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做大批发零售、综合办公、住宿餐饮等消费增长点,构建商贸新格局。支持红场大南山、东华潮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田心湾黄金海岸线、雷岭鹅地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发,推广“一码游潮南”小程序应用,畅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拓展“会展 ”新模式,支持企业参加服博会、广交会、高交会和“粤贸全球”系列展会,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开展“消费促进年”行动,积极举办新能源汽车展销会、荔枝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等促消费活动。加快唯品会物流中心二期建设,整合电商产业协会、直播基地、物流仓库等打造电商一体化服务平台,形成电商主体集聚壮大、培育孵化的规模效应。

  服务企业茁壮成长。企业是潮南经济的厚实家底和强大底气,我们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与企业同奋斗,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枝繁叶茂”。不遗余力支持企业上市,精准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家,全力服务1家以上企业启动辅导备案。全力推进“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一企一策支持首批试点企业冲刺30亿元产值大关。探索实施“链长制”,引导“链主”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大手拉小手”抱团发展。常态化开展政企直通车、暖企服务大走访,引导服务企业升规上限,力争培育“四上”企业80家以上,让潮南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坚持质量就是生命,深入实施“潮南优选”品牌建设行动,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过硬、有口皆碑的优质产品,让潮南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二、聚焦“三大动力”提速发力,推动区域优势塑造做实做强

  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要坚定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向改革要活力。扎实推进区政府机构改革,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年”行动,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全流程代办、“秒批秒报”和“跨域通办”等政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让服务“零距离”、便利不“打烊”。用好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开展干部营商环境提升专题培训及交流,着力打造“类深圳”营商环境。完善惠企政策统一发布、集中推广、精准推送机制,推动涉企补贴奖励等政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多渠道降低用地、用电、用水、物流、用工等企业成本,推行污水集中处理、物流统一转运、检验设备共用等新模式,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镇街财税体制改革,做强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股权合作模式,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开展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试点。攻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试点,以井都万亩良田先行示范,统筹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整治和利用,化零为整,连点成片,为一产规模化生产、二产腾挪产业空间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支撑。

  向开放要潜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积极参与办好国际潮团、潮商“两大盛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拓展建设“侨胞之家”、乡贤会客厅,拓展联侨平台“侨小二”、乡情驿站等重要载体,广泛开展海外侨胞联谊联络活动,为潮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侨”动力。对接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利用汕汕高铁潮南站便捷交通优势密切与大湾区交流往来,系统部署总部经济、商业商贸等产业功能,打造融湾入圈“桥头堡”。落实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在打造汕头主中心、建设环潮揭协作轴、汕潮揭至粤港澳大湾区协作轴等任务中强化规划统筹和对接融合,不断深化与周边区县协同发展。抢抓汕头市规划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契机,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主导产业抢国外订单、拓新兴市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创意文具玩具、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畅通“买全球、卖全球”贸易网络,让更多潮货、优质品牌“漂洋出海”。

  向创新要动力。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依托省十年“卓粤”计划、省精细化工实验室平台和深圳“反向飞地”,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政产学研协同发力,争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深化科技型企业“3 n”服务行动,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联合腾讯、华为等信息化服务龙头,加快5g智慧园区建设、中小微企业抱团数智化转型步伐,推动9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创建1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坚持视人才为珍宝,强化产业创新人才支撑,加快成立产业人才协会,壮大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队伍。树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让每一个创新行为都得到市场尊重。

  三、聚焦“百千万工程”提速发力,推动强区兴镇富村做实做强

  “百千万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我们要学习应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以削薄赶超的劲头加快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做好富民产业“特”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出台更多激励措施,着力做富做旺1个城区镇、做大做强3个中心镇、做专做精2个专业镇。完成雷岭、红场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验收,谋划部署新一轮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围升级和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引进国内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药食同源、海洋牧场、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落地,促进农村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从原料种植、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发力,推进雷岭荔枝、红场单枞和土山茶、两英麻叶、井都菜脯等农特产品实现面积扩种、规模化生产及品牌化合作,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谋划建设粤东“圳品”培育研学示范基地,举办潮南“圳品”深圳产销对接会,赋能潮南农特产品拓宽市场。

  做好宜居城乡“美”文章。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厝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圩镇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圩镇。深化“十个一”,抓好9项基本任务,加快两英、仙城、陇田3个典型镇培育,基本完成40个典型村(社区)创建,打造各美其美的典型样板。以争取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汕头召开为目标,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示范带、工业物流绿美示范带2条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建设,加快“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打造聚点成线、连线成片、示范带动的精品路线。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年”行动,抓好农村厕所、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统筹落实乡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规划,强化“两违”“六乱”整治,引导企业、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微绿地,推动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

  做好资源统筹“聚”文章。增强点状分布镇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造以峡山、两英、陇田为主的三大公共服务片区,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就近就地城镇化,推动公共资源高效统筹。抢抓省组团纵向帮扶机遇,统筹深圳对口帮扶汕头、宝安对口帮扶潮南等专项资金,深化在产业、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结对帮扶协作,促进跨区域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大力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提升行动,发动侨团潮商、本地企业、建筑企业等通过投资项目、修路种树、公益助学等形式,实现项目、资金、技术等更多要素向“百千万工程”汇聚。强化项目用地、用林、用海保障,完成土地收储3100亩以上,实施“工改工”700亩以上,垦造水田1500亩以上,积极整备碎片化土地,全力消除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推行“强镇富村公司”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探索新能源项目收益反哺村集体经济长效机制,力争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

  四、聚焦生态环境提速发力,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做实做强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将绿美生态建设作为百年大计推进,守护好一草一木、万水千山,让绿色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构建全域绿美格局。推进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深入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善,实施林分优化提升3880亩、森林抚育提升1.75万亩,新增植树28万株以上。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倡导一年“一家种一棵”、五年“每人种一棵”全民植树活动,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违还绿,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万里碧道”,提升陈沙大道、峡新公路、北环大道、和惠公路等重要道路沿线景观,打造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时常绿的美丽家园,让绿美生态可观可感。压实林长责任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加快裸露山体复绿,严厉打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

  巩固练江整治成效。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加强畜禽养殖和鱼塘尾水污染治理,持续推进老管网排查整治、新管网建设、重点排污场所专项战役,加快总口截污关键点位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确保练江海门湾桥闸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v类标准。落实“三个结合”要求,加快潮南区南干渠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南山截流生态修复及堤岸提升、成田镇侨乡水韵文化带等项目建设,持续修复水生态、唤醒水经济、做好水文章,推动练江整治向“2.0”版本跃升。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深化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推进大气污染防控,抓好建筑工地“六个100%”、露天焚烧禁烧等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健全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档增效、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最美厂区”“最美小区”“最美家园(庭院)”等评选活动,推动创建一批节约型机关、节水型载体、绿色建筑、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五、聚焦人民关切提速发力,推动民生服务保障做实做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和“城乡居保镇村通”应用,力促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应保尽保。持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补助标准,“五社联动”拓展“民情地图”“爱心手环”“呼援通”等惠民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扩面推进“长者饭堂”建设运营,增加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提升特殊困难群体、一老一小、烈士后代等的服务保障水平。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加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公益性岗位统筹开发,探索发展零工市场,力促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人才培育工程,力促开展技能培训超2000人次。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提升计划,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大欠薪违法失信惩戒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完善区综合实践基地配套建设,推进5所学校新改扩建、16所学校体育场所设施改造、151所中小学采光照明改造,加快一批公办幼儿园交付使用,提升办学水平。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优化各学校教师结构。深化教育结对帮扶,抓好首个教育集团创建,探索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学,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加快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让偏远乡村学生享受更优质教育服务。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加快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配套建设和运营筹备,争取尽快运营。抓好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实验室配套和医疗设备更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更多卫生实用型人才、卫生健康适用技术下沉基层,让广大群众就近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好安宁疗护试点,创建一批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持续开展“两癌”检查、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常态化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人人参与健康行动、全民共建健康潮南的良好局面。

  促进文体繁荣发展。实施乡村文化更新计划,加快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体育场地设施,力争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率达75%,更好满足群众文体生活需求。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做好“市民学校”免费培训,积极举办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公益性文艺培训班。加大对大寮嵌瓷、胪溪壁画、溪美朱花篮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多方协作联动推介非遗文化,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人民共享。加强东里古寨等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守护好历史文脉。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列入候选的民生实事如下:一是高标准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二是深化绿美潮南生态建设;三是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四是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五是提高“长者饭堂”服务覆盖面;六是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七是加强红色革命迹地保护修缮;八是做好特殊困难群体补贴发放;九是为全区户籍人口购买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扩展高龄老人综合救助保障;十是提高区域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十一是开展学校“眼健康”守护行动;十二是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六、聚焦安全稳定提速发力,推动平安潮南建设做实做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全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守护好万家灯火、社会安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强化公共安全治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道路交通、自建房、危化品、城镇燃气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防范处置,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区三防指挥调度平台信息化和区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完成区纺织科技产业园、两英龙岭工业片区、陈店镇3个消防站建设,加强应急设备和救援力量配置,确保所有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达到建设标准,7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完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电信网络诈骗、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大力维护网络安全,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拓展“三个一”工作法,深化“1 6 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有的放矢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稳妥化解住建领域风险,稳慎推进问题楼盘处置,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分布式光伏、城乡供水等特许经营权出让运营,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田长制”,全域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500千伏华能海门电厂、粤电惠来电厂5、6号机组扩建项目接入系统工程建设,提速建设220千伏泗联(峡山)、陈店、井都等输变电工程,推进陇田整线(成片)供电标准化治理试点并争取在全区范围实施。

  七、聚焦务实高效提速发力,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做实做强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大局、首要的“国之大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全面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本色。

  坚持把重实干作为第一导向。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双报到双服务”等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让担当尽责、真抓实干、敢闯敢试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聚焦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等实打实成效,创造更多响当当的业绩,决不辜负潮南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坚持把强法治作为第一准则。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始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群众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广泛听取各界意见。

  坚持把守廉洁作为第一防线。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加强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更好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强化预算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潮南实践责重如山,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增强信心底气,强化担当进取,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潮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附件一

  2023年潮南区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汇总表

  项目名称

  牵头责任部门

  完成进度

  一、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

  区政数局

  区司法局

  区工信局

  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三批次清理涉及取消证明材料清单共计736项,办理“无证明城市”相关业务846宗,减免纸质证明材料1172份。创新“规上企业专用便民窗口”、“一对一”项目代办机制,2023年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80569宗,区招商专班代办项目20个,涉及规模62.79亿。

  二、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

  区民政局

  区残联

  出资购买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18403份,2023年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孤儿基本生活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4类特困群体补助2.594亿元,惠及特困群众70135人,均已按新标准落实保障资金发放。

  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稳就业

  区人社局

  实施以家政服务、潮菜烹饪、电子商务为主要类型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组织各类补贴性培训2496人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20人次、“南粤家政”培训1717人次,新增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劳动者2290人次。

  四、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区教育局

  两英镇

  仙城镇

  成田镇

  完成两英镇第一幼儿园、仙城镇第一幼儿园、成田镇第一幼儿园3所幼儿园建设,新增幼儿园学位1050个;港头初级中学完成改扩建,沙溪小学正在施工中,陈店中学、雷岭中学已完成签约、正办理土地手续,4所学校预计增加中小学学位1300个。

  五、开展“两癌”筛查及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

  区卫健局

  全区完成35-64周岁适龄妇女一次免费“两癌”检查4684人,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产前筛查12071人。

  六、提升区域道路交通通达水平

  区交通运输局

  完成陇田镇里十四路长厝至陈沙公路路段路面改造约2.85公里、两英镇东英路路面改造2.162公里、胪岗镇y297风胪线和惠公路至峡安路路段路面改造2.571公里、陈店镇西环路改造工程4.2公里,排水、照明、安防等配套设施均已完善。

  七、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区水务局

  完成上肚仔、绞蔗湖、岭兜、石壁、磨石坑、石水坑、砚前坑、公坑等8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完成练江干流堤段生态化改造约5.5公里,东溪古寨周边道路改造提升约1.3公里。

  八、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区农业农村局

  生猪养殖保险、大棚果菜种植保险和岭南水果种植保险比例稳步提高,其中,育肥猪提高64.11%,大棚果菜提高30.18%,岭南特色水果提高64.96%。油柑、乌橄榄、葡萄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基本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种养业品种全覆盖。

  九、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区城管局

  峡山街道

  区公安分局

  打造创新示范的街道级“物业城市”管理运营标杆,加快智慧交通建设,24个主要路口交通信号灯设备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完成峡山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规划,新增小型汽车停车位1000余个、摩托车停车位500余个。

  十、加大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

  区市监局

  区农业农村局

  加强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抽检3515批次和24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合格率达98.38%。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级定量抽检1980批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附件二

  2024年潮南区十件民生实事

  (候选项目)

  一、高标准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推进两英、仙城、陇田3个典型镇和40个典型村培育,全力打造“可看可比可学”的精品点位、精品线路、精品场景,推动镇村风貌大提升,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深化绿美潮南生态建设。深化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充分利用“四旁”“五边”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新增植树超28万株以上,打造全民共享的“开窗见绿,抬头遇美”优美生态环境。

  三、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为我区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人员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紧急呼援服务,为全区孕妇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免费产前筛查,推进“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

  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按省定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差水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95元、261元提高到202元、270元。关爱困境儿童,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费从每人每月2017元提高到2295元,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费从每人每月1359元提高到1484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生活。

  五、提高“长者饭堂”服务覆盖面。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继续加快推进全区“长者饭堂”建设,逐步提高覆盖面。在2023年基础上,实现镇增配设“长者饭堂”1家以上、街道增配设“长者饭堂”2家以上,提升老人幸福感。

  六、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及专项服务补助,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持续增强劳动者创业能力、致富本领,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以上、“南粤家政”培训1000人次以上,新增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劳动者1500人次以上。

  七、加强红色革命迹地保护修缮。分批开展红色革命迹地保护修缮,重点做好英雄石洞(潘岱岩洞)、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的保护和西南红军医院旧址(红军医院)入景道路的提升,擦亮做优红色家底,让红色资源更好地为民所用。

  八、做好特殊困难群体补贴发放。为全区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潮南0-18周岁患白血病青少年儿童每人提供资助5000元;为老区革命烈士后裔提供助学补助;发放年老和低保归侨慰问金;向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发放货币补贴,让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更精准更温暖。

  九、为全区户籍人口购买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扩展高龄老人综合救助保障。一是为全区约150万户籍人口统一投保一年期“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涵盖拥有潮南区户籍的自然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职的外来务工人员、非潮南籍户口但在辖区内就读的未成年人和学生,提升群众抗风险能力。二是为70周岁以上群众购买扩展高龄老人综合救助保障,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因疾病、年老、伤残等原因造成的看护津贴补助,守护好老年人幸福晚年。

  十、提高区域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实现“消防村村行”活动覆盖全区232个村居。为18000户家庭安装智慧安防设备(监控等),搭建三级“智慧安防调度平台”,联合通讯企业免费为群众安装智能化烟气感设备,提升全区消防一体化、智能化水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开展学校“眼健康”守护行动。对151所学校2504间教室及功能场室的照明设备实施改造,进一步改善我区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呵护学生视力健康。

  十二、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举办100场惠民文旅体活动,通过送戏下乡、送春联、猜灯谜、亲子公益绘本共读以及线上线下书画展览、非遗文化展示体验、观影分享会和公益培训班、群众体育活动等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附件三

  名词解释

  1、“1 4 n”现代化产业体系:指1个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精品文具、口腔用品、精细化工、创意珠宝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2、渔光互补: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下方水域可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3、反向飞地:指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打破传统地域空间限制,到相对发达地区建设招商平台、招才平台、研发平台、投融资平台和推介平台等,享受对方的市场、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推动产业协作、共赢发展。

  4、龙岭模式:指两英镇龙岭老厂房片区“工改工”项目,通过将改造权(拆迁等土地整理工作)及拟改造土地使用权一并打包通过公开挂牌交易方式确定改造方(即“改造权 使用权”公开交易),由改造方配合政府实施改造,待完成用地手续和土地整理工作后,由政府直接与改造方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5、工改工:即“工业改工业”,是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保留现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产业用地)性质,并进行升级改造。

  6、带方案出让:在工业用地出让前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并将经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纳入土地出让方案挂牌出让,要求土地竞得人按设计方案开发建设的出让方式。

  7、潮南优选:在潮南区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所生产经营的经考评符合“潮南优选”要求的优质工业产品、食品(含餐饮食品、预制菜)、农产品。

  8、“千企百城”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商标品牌建设,以企业和区域为重点,打造“千企千标”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范例、“百城百品”产业集聚区品牌经济发展高地。

  9、容缺受理:指申请人在办理非即办类政务服务事项时,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前提下,审批(服务)部门对缺少或存在缺陷与瑕疵的非关键性材料,在申请人作出补正或撤换的书面承诺基础上先行受理,并进入审核程序,待申请人在承诺期内提交相关补正材料后,审批(服务)部门及时出具相关办事结果(包括决定书、证照、批复等)的审批(服务)过程。

  10、“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2023年5月,汕头市提出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计划未来5年,培育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企业100家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以上;推动形成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

  11、“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12、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3、“头号工程”: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

  14、“百千万工程”: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简称“百千万工程”),提出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5、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6、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三同”即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五化”即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17、整线(成片)供电标准化治理:整线是指整条中压线路,成片即一个自然村包含的全部低压台区。整线(成片)的改造方式是以村居为单位,从根源上一次解决村居所有的供电质量问题,包括“一户一表箱”改造、完善中压网架结构、解决台区重过载、提升电压质量和整治三线缠绕安全隐患等。

  18、“五好两宜”和美乡村:“五好”指的是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两宜”指的是宜居宜业。

  19、圳品:指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确保市民能够吃得放心而打造的高标准食品城市品牌。

  20、四小园:指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

  21、“三个一”工作法:“一个箩筐、一份温情、一个拳头”工作法,“一个箩筐”收集群众诉求,“一份温情”纾难解困,“一个拳头”打建并举。

  22、治安防控“四个一”体系:即通过“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

  23、“1 6 n”工作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

  24、三项工程:“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25、“双区”和三大平台:省委省政府提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26、科技型企业“3 n”服务:市科学技术局牵头,市、区(县)、镇(街道)三级联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服务机构等n个单位共同参与,联合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服务工作。

  27、“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28、“补改投”:选取部分省财政安排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且能形成经营性资产的无偿补助资金,探索改为股权投入,推动积累公共资产,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9、“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指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有机结合,打造一个既具备日常运营功能,又具备应急响应能力的基础设施系统。

  30、十个一:即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一个党建示范窗口、一个基层治理示范项目。

  31、两违:即违法占地、违法建设。

  32、六乱:指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扔乱倒。

  33、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一体化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和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六大行动。

  34、“四旁”“五边”:“四旁”即水旁、路旁、村旁、宅旁;“五边”即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

  35、三个结合:将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性治理机制相结合、将练江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

  36、“两高一低”项目:指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37、建筑工地“六个100%”: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38、五社联动:是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个要素。

  39、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指有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确保日常有宣传、风险广知晓、灾前有预警、灾中可避险、受灾得救助。

  40、“三保”底线:“三保”指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经费保障的重点领域,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41、“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3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