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山之祖康养线

  串联百山祖镇以及五大堡乡中部以北区域,打造百山之祖康养线。

  以高山避暑、健康养生、红色旅游、科普教育为主要发展导向,依托国家公园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入庆元生活休息元素,打造浙南康养避暑精品游线。

  4、月山廊桥文旅线

  串联举水乡、岭头乡、荷地镇、龙溪乡等乡镇,打造月山廊桥文旅线。

  以举水乡月山村为核心,整合区域资源,以全域化旅游为概念,突破乡镇边界,构建旅居一体的国家旅居乡村试验区,坚持“景村”融合发展和文化再造理念,带动东部乡村发展。

  三、乡村发展体系

  (一)优化乡村发展格局

  结合“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推进庆元村庄规划布局调整和行政村规模调整,推动乡村规模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集聚、产业布局、资源要素的大调整、大整合、大提升,让更多“散居的农民”变成“集聚的市民”,推进具有庆元山区特色的“小县大城”集聚步伐。探索建立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更多乡村沉睡的资源、要素“活”起来、“转”起来,夯实庆元县后发赶超基础。

  (二)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综合考虑建设形态、居住规模、服务功能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在庆元行政村规模调整基础上,将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4种类型。(村庄发展导向分类表见下表)

  1、集聚提升类村庄

  对于产业基础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村庄,鼓励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推动区域特色产业与新经济模式有效嫁接,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做大做优中心村、重点村。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承接配套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强化现代农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支撑。支持乡村民宿、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等专业特色村发展。着力提升村庄宜居水平,加快推进人口集聚,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

  2、城郊融合类村庄

  对于城镇近郊及县城所在地的村庄,综合考虑城镇化、工业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引导部分靠近城市的村庄有效对接城市,成为面向临近县城的休闲空间载体和面向周边乡村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引导已纳入城乡规划范围的村庄逐步完成改造并融入城区。

  3、特色保护类村庄

  对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独特鲜明的村庄,注重村庄整体空间形态的修复与提升,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注重民风民俗和生活生产方式的传承和转化。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在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村庄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以现代元素激活传统元素,特别发挥文化、创意、旅游等元素在村庄保护性开发中的价值转化作用,实现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

  4、整治改善类村庄

  整治改善类村庄是拆迁撤并后综合发展条件一般,受自然地质灾害影响、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改善的村庄或已搬迁撤并保留的原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配套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对废旧房屋、宅院等进行合理利用,积极引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环境,使村容整洁、道路通达、环境卫生、适宜居住。

  表3 村庄发展导向一览表

  乡镇 序号 村名 城郊融合类 集聚提升类 特色保护类 整治改善类

  濛洲街道 1 乌林村 √

  2 星光村 √

  3 大塘源村 √

  4 道岗村 √

  5 同源村 √

  6 后碓村 √

  7 上叶村 √

  8 大济村 √

  9 吴宅村 √

  10 大坂洋村 √

  11 周墩村 √

  12 喜鹊村 √

  13 姚家村 √

  14 街尾村 √

  松源街道 1 东门村 √

  2 北门村 √

  3 会溪村 √

  4 薰山下村 √

  5 兴民村 √

  6 九际村 √

  7 四山村 √

  8 南门村 √

  9 西门村 √

  10 城北村 √

  11 五一村 √

  12 五二村 √

  13 五三村 √

  14 朱村村 √

  15 上庄村 √

  16 坑西村 √

  17 底村村 √

  屏都街道 1 蔡段村 √

  2 百丈村 √

  3 八一村 √

  4 八二村 √

  5 八三村 √

  6 洋背村 √

  7 菊水村 √

  8 白岭头村 √

  9 菖蒲洋村 √

  10 余村村 √

  黄田镇 1 黄田村 √

  2 曹岭村 √

  3 姚村村 √

  4 陈边村 √

  5 东西村 √

  6 仙湖村 √

  7 柏渡口村 √

  8 龙头山村 √

  9 朱黄村 √

  10 双沈村 √

  11 双坞村 √

  12 中济村 √

  13 桐山村 √

  14 上济村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