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重点工程

  1、横岗田园综合体工程。占地2.5平方公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布局有河湖、景观大道、沿湖农业旅游观光带、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嘉年华区、农业产业引导区,实现农业 文旅 社区融合发展,构筑景田体、六次产业、居游共享的现代农业典范。

  2、药用植物园工程。核心区域建设植物展示游览区、引种繁育区、森林运动游憩区、山顶木屋养心区和中医养生体验谷;其他区域建设森林户外拓展区、古道徒步、生态教育实训区等。

  3、茶产业集群工程。整合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实施茶园绿色防控工程,对低效茶园进行改良提升,建设标准化茶园1万亩,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区和茶产业服务中心及配套建设相关设施。

  4、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新增休闲农业观光点30个,引导企业建设乡村农业休闲接待设施,争创全国、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

  5、黄山黑鸡、皖南花猪养殖示范基地。在黄山黑鸡保种场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扩建成年产值100万羽的黄山黑鸡规模保种场;新建母本种猪500头皖南花猪及黟县黑猪保种场、年产1万头仔猪的生态养殖场;建设黑鸡黑猪等“五黑”农特产品体验馆、农特产品销售市场等。

  (二)聚焦绿色生态现代化,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1.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以全域化思维、绣花针功夫、标准化提升为新途径,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画里乡村。按照“一村一幅画”的要求,画好村容提升工笔画,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着力乡村美化净化,拆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和无功能建筑,持续抓好“蓝色屋面”专项整治。以乡镇为责任主体,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彻底消除脏乱差、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

  专栏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一)厕所革命

  因地制宜改造户用厕所,指导各村科学选择改厕模式,重点对不能纳入管网集中收集处置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引导户用厕所进院入室,同步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旅游线路沿途公共厕所分布,优化旅游厕所配置,全面普及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厕所。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公厕长效管护机制,统筹抓好建设时序和长效管护。

  (二)污水革命

  全面落实河长制,启动主要河流“一河一策”修订工作,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推动县城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实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人口密集、污水量大的乡镇,宜采用集中污水处理模式。到2025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三)垃圾革命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五大行动,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机制。充分做好县、乡(镇)、村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加强中环洁黟县分公司的日常监管和考核等工作,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协调推进,共同促进农村环境全域整治取得实质性效果。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四)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根据建设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行动,通过制定标准、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呈现“一村一景、村村是画卷”的画里乡村格局,实现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到2025年,以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为单元,以景区化打造为标准,依托百佳摄影点、中国传统村落、重要生态节点等资源优势,在生态宜居、公共服务、美丽经济、乡村治理、长效管护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创建10个a级景区村庄。

  2.持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各方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全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开展境内水系人口集中、河道淤积堵塞严重、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河道或河段进行系统治理。依托黟县黑色食品研究所专家团队及其他科研院所,以黟县香榧、黄山黑鸡、皖南花猪等为重点,加大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争取建设省级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库。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黄姑河光唇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推进禁捕行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推深做实林长制,深化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有效开展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加快推进塔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巩固提升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森林城市和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3.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技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推行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秸秆禁烧巡查督导,实施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快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普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滴灌、杀虫灯等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动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利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全覆盖。

  4.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全面实行“田长制”,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考责、履责和追责的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环境统计和监测,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落实县域环境长效管理办法的制定与措施,出台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全面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体系。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专栏6绿色生态现代化发展重点工程

  1、“六边三化三美”工程。实施公路边、铁路边、城边、河边、山边、村边的洁化、绿化、美化和村美、房美、城美工程,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使农户成为美丽乡村样本户,培育成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县。

  2、农村人居环境“百千工程”。进一步补缺村庄基础设施短板,到2022年底,完成100个200人口左右的自然村综合整治;2023-2025年,推进自然村整治向200人口以下的自然村延伸,计划每年实施35个左右自然村整治,基本实现213个规划布点自然村整治全覆盖。

  3、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提升工程。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大革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要求,对已建成和在建美丽乡村的45个行政村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带和示范乡镇(区块)建设。

  4、黟县新安江流域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新建de75接户管134350m,de110接户管134350m,dn200污水收集管网94476m,配套污水终端处理设施9处,其中77个自然村分散处理,205个自然村纳管处理。

  (三)聚焦农民生活现代化,实施农民福祉增进行动

  1.建立健全脱贫成果长效机制

  统筹考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情况,构建稳定脱贫和乡村产业振兴衔接机制,以产业发展解决低收入人群就地就业问题。借鉴脱贫攻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丰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村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等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推动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

  2.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