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注重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水权制度,不断强化用水需水和用水过程治理;要加强《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监督作用;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力度;要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科学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治理模式,切实解决环保突出问题。

  坚持节约用水,高效利用。始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加强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集约用水的根本转变。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预防为主、强化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等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严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有效管理,建管并举。水利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监管的作用,在强化管理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水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水利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法治体系,依法加强河流监督管理和水资源和水环境管控,持续加强对涉水活动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有效管理涉水利益、规范水事行为,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补齐短板。统筹好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兼顾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补齐供水工程短板,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补齐生态修复短板,为建设雄安新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补齐水利信息化短板,深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推广水利信息化共享平台,提高水利工作科技含量,保障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安全保障,坚守底线。水利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把特大型城县的水利安全保障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协调“安全、资源、环境”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灾害风险,加强应急管理,保障城乡生活和生产平稳有序。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的大政方针,完善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的总体要求,强化水资源管理,合理控制水源开发程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坚持改革创新,监管有力。加快转变治水管水方式,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科学有效地监管机制。加强水利行业强监管,节水优先,以水定需,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严格地问责,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规划目标

  到2025年,通过补短板、强监管、深改革等综合措施,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供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刚性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引江外调水和当地地表水得到充分利用,多水源联合调度的供水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应急供水能力不断增强。

  防洪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河道堤防、重点蓄滞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实现“上能蓄能调、中能疏能滞、下能排能泄”。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测预警、群策群防、处置预案等非工程措施,逐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明显提升。

  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位止降回升;生态补水量逐年增加,重要河湖水生态功能逐步修复,主要河流河段实现季节性有水;加大力度治理水土流失,水资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

  水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更加有力,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河湖长制全面见效,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全过程全要素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取得实效,水利法治建设更加完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水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治水管水能力大幅提升。

  展望2035年,水利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洪薄弱环节全面消除,防洪体系全面建成,防洪减灾保障程度整体提高;河湖水生态环境全面修复,美丽河湖愿景基本实现;水利改革持续推进,现代化监管体系基本建成,水治理管控能力全面增强。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紧密结合县情、水情,在“十三五”水利发展的基础上,向“完善体系、提升跨越”为主的阶段转变。到2025年,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流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管网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县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一、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全局发展

  持续加强建设,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备项决策和部署,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重点,弘扬“爱岗、求真、奉献、奋斗”的水业精神,进一步坚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作风建设过硬、专业行动有力”的高素质水利队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3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