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烟火生活立心。总投资8亿元的仟坤旭辉广场商业综合体暨洲际假日酒店项目正式签约,实现我市10万平方米量级商业综合体“零突破”。进一步活跃市场,投放各类政企惠民消费券1000余万元,打造美酒音乐节等消费新热点,培育仟坤水街、安国里特色商业街等消费新场景,城市夜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申报中华老字号1家、四川老字号10家。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5个,以精细化管理方式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飞云桥“枇杷湾”自产自销点被广大网友点赞。做深做实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发布“竹臻美”区域公共品牌商品60个,开展电商培训4500余人次。有序推进“统仓共配”,邮政快递业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邮政快递量突破2800万件、增长12.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较去年分别提高4和1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呈现加速恢复态势。
为区域协同融通立新局。立足打造大九寨旅游环线和成都平原进出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立体交通网络,s28遂黑高速(绵茂段)完成工可报告编制。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镇江关段)通车运营,城市公交直达接驳绵竹南站,绵竹真正意义上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伴随着接入全国高铁网,绵竹人在家门口“乘动车游全国”成为现实。持续提升改造干线公路,省道s107成青路富新段“二改一”、金兰桥至白衣村段中修、盛泉钢铁外部通道、s419什地段大修、国道g545汉旺至润格生物段中修等新(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s216汉旺段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广济镇三江路基本建成,打通了我市最后一条通村硬化公路。与成都市武侯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以共建新材料产业园区为核心开展全面交流合作。赓续“苏绵”情谊,与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一年来,我们共添效能之举,办实事、惠民生,真情绘就市民美好生活
财政收支压力再大,也要全力保障民生。我们聚焦群众最关注的“急难愁盼”身边事,加大民生投入,上新了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落实了一批暖人心的好政策、好举措,较好完成2023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在建设全龄友好社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为优质教育提能。学前和义务教育基础再夯实,紫岩幼儿园建成投用,启动3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1440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通过省级评估现场验收;投入近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4个中考英语考点、612间教室健康护眼灯等设施设备改造;建立川师绵竹附中、附小博士工作站,14所学校(含幼儿园)与成都名校结对共建,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校、乡村温馨学校各2所,3所学校被评为德阳市“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中考a等率超德阳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高中教育提质再突破,南轩中学入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输出的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陈怡、何江欣斩获杭州亚运会金牌,绵竹中学获评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超德阳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多元特色再融合,绵竹职业中学酿酒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加快推进,开展德阳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探索打通优质升学“双通道”。
为全民健康提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争创全国卫生市。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住院楼主体完工,市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全面竣工、通过“三甲”医院创建现场评审;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132家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挂一次号管三天”服务,完成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连续九年排名德阳第一。更加关注民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下沉村(社区),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关怀行动。在7处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红十字应急救援站覆盖4a级景区。倡导全民强健体魄,举办市第十一届职工运动会,新建27条全民健身路径,完成市体育中心室外田径训练场、篮球场和轮滑训练场等设施改造。
为社会保障服务提温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95万元,德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孝德镇入选全省首批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850个,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在德阳率先实现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合署办公、一体运行、一窗受理”。推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设立第三方医保服务站22个。成功创建全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推出退役军人优待项目120个,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做好分层分类社会兜底保障,1.2万余名困难病患、1.3万余名儿童、1.7万余名残疾人得到救助和关怀,为5.7万余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险。完成低保“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700元、520元提高到790元和625元,低保人口占比提高至3.78%。加强人文关怀,健康敲门和巡访关爱行动有效服务孤寡、留守、失能和患长期慢性病等老人,为260户失能老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办老年人助餐点8个;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个。
一年来,我们共培生态之本,树品牌、促协同,尽心守护山水田园画境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细心雕琢四川首批、德阳首个“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户外运动产业试点县”,全力打造“大龙门”精品农文旅品牌,努力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绵竹样本。
为文旅出彩强基。《绵竹九顶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省政府批复,天府冰雪运动项目转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环龙门山旅游带发展规划》编制出炉,启动龙门之巅1号公路、百里半山森林步道建设,沿山22个景区景点将由此串珠成链,“龙门好山”正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大地指纹”赵坡茶山在短视频平台火热出圈,万亩油菜、万亩玫瑰、百亩红枫、金色银杏交替上映画境,“年画村-年俗村-清平-麓棠”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建成年俗文化展示中心,年画博物馆成为国家非遗保护单位,“孝德-剑南”连片区域纳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入选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绵竹在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排名第53位、位列天府旅游名县年度考评全省十强,九龙镇清泉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龙集镇社区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村,4个村入选德阳文旅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