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支撑不断壮大,园区平台更加优化。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培育超10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6家。邦普新材料7.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润能锂离子电池材料一期、新能源电池托盘配件、旅贸家居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投资5.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园7条区间路建成通车,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小微园建成投用,入驻企业13家。家居制造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持续优化,vocs源头减排项目完成建设。签约落地招商项目14个、总投资31.75亿元。高山农业提质增效,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强化政策落实稳增长。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出台我区9方面配套政策及41条接续措施,持续用好政企直通车等平台,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22亿元,落实区级惠企政策资金1.66亿元。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40.1亿元,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4.76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9亿元,同比增长26.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城...
1.市场主体全力稳住。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主体净新增7360户、增长24.9%,兑现奖补资金4亿元,发放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4.7亿元,办理留抵退税1.4亿元。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存贷款余额突破387.8亿元、增长9.9%。促进外贸平稳发展,外贸出口总额15亿元。
2.有效投资稳步扩大。推动项目应开尽开、全力提速,中租贝雷片、菁龙铁路桥建筑智能装备等82个总投资97.3亿元项目开工,卓越水性聚氨酯、立龙装配式钢结构等69个总投资68.7亿元项目竣工,...
我们坚持实体为基,产业支撑不断夯实。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 n”政策,实施“供需赋能助企强链”行动,推动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提质发展,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特色产业集群。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万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9家,紫金铜业获中国工业大奖。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组建有色金属等四大产业研究院,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家,晶旭半导体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金龙稀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建筑施工企业晋升特级资质,实现“零的突破”。实施...
——市区一体化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市委、市政府持续从项目落地、资金调拨、资产调剂等方面给予延平大力支持,人民路、八一路行政大楼顺利入驻,各类资产资源有效盘活,全区上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干劲,市区一体合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开元实验学校建成投用,新大桥北向引桥等30个总投资超66亿元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加快建设,延平发展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林产化工产业入选《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3)》,全竹产业链产值突破43亿;锂锰电池生产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南平中晟新能源锂电池生产和...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我市;延平、建阳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累计获批总数居全国第3、全省第1;松溪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获批总数居全省第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整市域创建先行区进展评估全国第1;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结果获评a档。
——“五大体检”经验做法在中央《党建要报》刊发;首创的科特派服务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村工程乡代建”工作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创新构建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探索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武夷路径”2个案例...
初步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7.8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3.7%;财政总收入30.2亿元、增长8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亿元、增长7%;农业总产值102.8亿元、增长4.2%;外贸出口总额28.17亿元、增长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0元、增长5.5%。
一年来,我们推项目、强保障,经济发展韧劲更足。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57个,实现开工35个、竣工33个、新增入库100个,65个省市重点项...
一年来,我们聚力“比项目”,推动争优争先争效。36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序时18.5个百分点,全市领先;创新实施重点项目“模拟审批”“五证同发”新模式,实现拿地即交证、交证即开工,刷新重点项目审批“城厢速度”,入选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助力推动项目落地典型案例;全面提速“六园千亿”产业发展,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中电科创城核心区、富力智造产业园、西许“专精特新”产业园实现动工,太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钟潭工艺小镇有序推进,“临溪 滨海”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现代农业特色凸显。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复垦撂荒地6026.6亩,补充耕地1403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84万亩,产量达8.96万吨,谢华安院士大田县特种水稻试验站成功落地;改造提升茶园5210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大田美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年规划》印发实施,“大田美人茶”列入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产品名单;新培育示范家庭农(林)场3家、示范专业合作社4家,完成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0.8万亩,产值7.4亿元,顺阳养猪、仙叶茶业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工...
一年来,我们全力抓项目、帮企业、拼经济、促发展。在全市“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考评中,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市前列。县处级领导挂包的46个重点招商项目,有36个实现转段,其中8个建成。“一季一主题·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72个,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1.77亿元,兑现各类惠企资金6159.71万元。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限上商贸企业3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4家,均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我们积极争试点、抢试验、当示范、创特色。县政府班子成员常态化带领部门研究政策...
经济大盘保持平稳。据初步统计(下同),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7%、18%。财政开源节流成效明显,争取到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4.37亿元,为“三保”[4]支出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金湖景区水位调度、金湖游船经营权整合等一批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事项落地落实,与上海锦江国际集团等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合资成立福建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为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福建泰宁大金湖”号直达上海动车组以及昆明、成都等重点城市直达列车顺利开通,实现国内一线城市直达列车全覆盖,有效缩短泰宁与长三角和全国各地时空距离。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03栋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20余条古城...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3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58元,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52元,增长7.5%。...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1.5亿元,增长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亿元,增长15.6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74亿元,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28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5元,增长8.5%;我县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年谋划储备项目169个,总投资456亿元,入库项目46个,总投资184亿元;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112亿元。鑫福榕新型建筑材料、博悦高技术壁垒药物生产等12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签约落地,元溪高速公路、翰大线至开发区b区道路等20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3次集中开竣工项目36个,总投资43亿元,推动10个省级重点项目、69个县级攻坚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3%、105%。抓好要素保障,完成20个征迁攻坚项目,征租土地3272亩,保障建设用地530亩。...
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做大三产、做强三产”三年行动,坚持规划引领、政策保障、重点扶持和专班推动,11个三产主要支撑指标中,零售业销售额、交通客货运周转量等5个指标增长率居全市前五。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较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实施三产重点项目101个,当年完成投资近18亿元,其中三明爱琴海购物中心、希尔顿欢朋酒店、万达“璀璨·元城明悦”等53个项目建成运营。闽光云商、福建海丝数字科技等4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成功举办专业大型营业性演出,集聚六路商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3.68亿元(预计数,下同);工业增加值366.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1.39亿元,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7亿元,增长10.01%。泉港区连续5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荣获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荣誉,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连续11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20强,区司法局获评“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第二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19个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19.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17家企业上榜 2023 年市级产业龙头企业名单,10家企业上榜“2023泉州民营企业100强”,12家企业列入市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2家企业荣获第六届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获评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实行线下全覆盖服务,组建审批部门“轻骑兵”“大篷车”,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等活动,走访企业5.4万家次、解决问题2723个;实行线上全闭环纾困,开通综合性企业服务专线,上线“政策找企”平台,推动稳经济政策措施应出尽出、应落尽落、应享尽享。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近百亿元,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超53亿元。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主要抓手,开展“项目奋战年”活动,开工重点项目240个,建成重点项目150个;制定争取上级资金绩效考评办法,获批中央和省级竞争性评审项目12...
2023年,再次成功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0.83亿元,增长4.6%;规模工业总产值210.57亿元,增长0.4%;固定资产投资76.06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13亿元,增长3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亿元,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5亿元,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976万美元,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66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0元,增长7.3%;农林牧渔业产值67.14亿...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7亿元,增长1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亿元,增长1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93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82元,增长7%,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1-11月总分排名全市第4。坚持“全域旅游、全面发展”,我县被认定为第四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五优”创建取得新突破。抓住全省“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试点机遇,实施“园改耕”6403.38亩,新增耕地1797.2亩;耕地恢复整治2131.3亩,新增粮食产能396.6万公斤,补充耕地完成率、粮食考评等指标居全省前列,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成为全省典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3.09亿元、9.22亿元,增长25.4%、15%...
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1.12亿元、增长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01亿元、增长4.4%;规模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84.85亿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亿元、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138.6亿元、增长17.6%;实际使用外资1608万美元、增长3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39亿元、增长1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9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76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2元、增长7.3%...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3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1.5%;固定资产投资155.3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增长10.0%;实际使用外资3368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9.5%;外贸进出口总值72.6亿元、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2.9%、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36元,分别增长7.0%、...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8亿元,增长4.8%;规模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160.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1.7亿元,增长3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39亿元,下降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亿元,增长8.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990元和29207元,分别增长6%和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