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聚焦重点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市农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数发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集中,专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通过积累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建设能力与资质,形成“融-投-建-管-运”一体化运作模式,在不断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寻求国有资本转型发展。

  城市发展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市交投公司、市数发公司。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重点推动我市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中部集聚发展片、南部生态涵养功能片三大片区的建设和发展。致力于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形成集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的智慧城建运营格局,由点及面、由小及大实现智慧城市服务区域性全覆盖,升级传统城市面貌,进一步增强城市商业服务功能。

  交通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交投公司、市文旅公司。紧抓我市构建接沪融杭连闽通粤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持续完善铁路、轨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邮政、枢纽、绿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互补发展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发展旅游交通、交通物流、智慧交通等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构建高效、便捷、低碳的交通体系,实现区域交通“立体化”、“零换乘”、“绿色化”、“智慧化”。

  生态环保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市交投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紧抓“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的发展思路,发挥国有资本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环卫一体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协同推进“五水共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文旅公司、市农投公司。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一心、一轴、四区、四级”的旅游空间发展模式,重点构建“一心”、“一轴”功能,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多位一体的大文旅生态圈,探索“旅游 ”模式,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全域生态旅游门户,全力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丽水市“第一支柱产业”。

  生态农业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农投公司、市文旅公司。以“丽水山耕”品牌为依托,以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为支撑,扩大生态农业合作主体规模。运用“互联网 物流”的模式,加快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经济、新服务、新商业模式及特色资源业务,拓展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完善农业业态,将丽水市打造为“长三角生态安全农产品供应地”。

  数字经济产业。产业承接及拓展主体为市城投公司、市文旅公司、市农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数发公司。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响应浙江省数字“一号工程”,着力引入数字基础型、数字服务型及数字应用型等产业,培育若干数字经济创业新高地。聚集一批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发挥好“三园一基地”等平台作用,支持猎头机构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联合培育输出一流人才。推动一批智慧应用,打造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实现消防、城管、治水、民政、社区管理等一体化运作;推动新一代网络技术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在智慧医疗、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家庭、智慧文化、智慧出行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应用。

  (二)推动全域国资经营,做大国资经营规模

  1.高效整合国有资产

  顺应市场化转型,以融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价值性资产整合。在资产注入形式上,以资产的价值性考量为主,减少低效无效资产的注入。在资产类型上,对国有企业进行经营性资产的补充,逐步对企业公益性资产进行剥离,以增加企业资产价值、资产高效利用为目的,将原来城市管理职能机构所属经营性资产,改造后通过无偿划转、协议转让等多种方式注入市属企业,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托管运营、低效产业盘活等方式实现低效资产向高效良性资产转变,确保存量资产的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对于已经纳入国资体系的经营性房屋资源等低效、闲置资源资产,积极拓展长租公寓、高端住宅、商圈、cbd、商业综合体等经营方式,增加经营性收益。对于尚未纳入国资统一监管运作的资源资产,以具体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该类资源划转至市国运公司,实现统筹运作经营,进行集中专业化管理,将资产处置收益与整合后的优质资产根据类型开展经营或注入对应市属企业,实现国有资产有效利用,扩大国有企业资产规模。

  2.高效开发国有资源

  开展存量资产盘活专项行动。一是将类型相同或具备较强协同性的无效或低效运营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统一调控平台等,降低资产运营成本,形成多类资产优势互补效应。二是在低效无效经营资产的运作模式中,寻找可增添收益机制的环节,设定相应的收费机制或政策,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三是对低效无效经营资产的现有形态进行更新改造,注入多种全新要素,打造新型商业模式,例如根据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功能规划,结合地区资源特色,对矿产等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撤并优化,分类梯度转移,置换出优质开发经营空间;对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等存量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积极增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通过探索实施“点状供地”新模式,着力破解项目用地难题。

  开展上市资源培育专项行动。培育上市“后备军”,采取资产注入、业务整合等方式,推进资源向精品企业集中,或投资丽水区域拟上市优质企业,助力拟上市企业步入上市“快车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市场化业务分拆上市,分层分类推进市属企业改制上市,加快培育形成上市梯队,推进市场化业务板块上市目标的实现。

  (三)促进平台公司转型,提高国企造血能力

  1.明确平台转型思路

  随着我市各领域增量建设空间的收缩,各职能相对单一的市属企业面临建设业务减少、经营能力欠缺的困境,亟需转变思路,构建集团型企业,按照“分层运作、分业管理、分类经营”的理念,母公司围绕资本运作不断做强,强化在项目谋划、管理输出、资本运作、投融资方面的能力,n个专业子公司围绕各自专业能力,不断做精做专自身所涉及的业务,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集团母公司-专业子公司”三级运营架构,充分发挥集团型企业优势。

  2.盘活低效无效资产

  确保闲置的国有存量资产的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积极盘活存量,加快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低效资产,采取不同的盘活方式和项目运作模式。通过将活动中心、旅馆招待所、医院、疗养院等市政设施类资产使用权、经营权出租,或将低效资产通过重组、出售等方式交由第三方开发和运营,获取资金或其他形式补偿。交通设施类资产,包括观光带、街区等可自主建设和运营,冠名权、广告权等无形资产,以出租、拍卖等方式获取收益。利用农村宅基地向产业基地转换的契机,将农村闲置资产注入国企,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文化村、特色民宿等内容进行开发,或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引入战略性产业。

  (四)分类厘清存量债务,全面化解债务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92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