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政府的主要任务是:

  (一)聚焦在综合实力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力调整产业结构

  稳定基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发展绿色农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全力提升第一产业稳定性。以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为基础,着力提升中药材、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以伊利乳业、山松大豆、寒土蔬菜、金锣和东方希望生猪、富诚淀粉为龙头,打造乳、豆、菜、肉、薯五大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在巩固生猪养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奶牛和肉牛标准化养殖建设,合理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布局,发展优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畜牧产业。

  提升实力,调整规上工业结构。围绕转型和升级两大核心任务,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伊利、齐梅两大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升级示范、提质增效,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寒土蔬菜、九三瑞丰米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金锣、东方希望生猪肉食品一体化项目建设,在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强化肉制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多维度提升规上工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

  扩大内需,调整第三产业结构。把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突出抓好旅游、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等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深入实施“旅游 ”产业融合工程,打通“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链条,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围绕产业需求加快建设完善高效的冷链物流和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全市现代服务业物流核心基地。

  (二)聚焦在补齐项目建设短板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夯实经济实力

  探索创新,开展招商引资。结合我区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抓住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带等区域对接交流契机,积极探索运用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大数据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围绕食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建链、补链、壮链、延链。探索实行双招双引创新机制,加深产学研合作,在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招才引智上实现新突破,形成上下游产业人才聚集的规模化效应。

  强化基础,打造产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园要素配置,推进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工业污水处理、食品检测检验、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建设,科学统筹,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成为黑龙江省西部产业特色明显、优势比较突出的工业集群化发展平台。配套打造乡村产业园、轻工业产业园,依托区域性便利交通等优势,形成“一大带两小”的产业互补格局。

  优化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建立专业项目服务队伍,进一步巩固项目包保现有成效,抓好项目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项目服务“链长制”“四包保、三清单、三调度”机制,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流程,为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积极为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服务。

  (三)聚焦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突出特色,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围绕蔬菜、粮食、肉类、乳类、药材等“原字号”产品,建立梅里斯区特色农业品牌,逐步形成地域标识。深入贯彻“农头工尾”方针,以山东金锣、东方希望、伊利乳业等大型企业为依托,加强我区原料基地、加工产地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市场销售和生产加工良性互动。

  强化建设,构建农业生产体系。以“一保、二看、三优、四强”为抓手,全力保障农业稳产增收。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国家高标准农田130万亩目标建设完成。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一批水利建设工程,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将“一江三河”流域治理工程与设施农业建设相结合,全力提升农田防汛抗旱能力。深化黑土地保护措施,进一步涵养土地潜能。

  开拓思路,构建农业经营体系。集中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奖励帮扶措施,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支持校企、院企深入合作,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对接,探索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为我区规划农业发展、生产监管及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鼓励做好农畜产品电商产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开拓农畜产品销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聚焦在民生改善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加大投入,改善城乡面貌。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升级改造农村公路、电网、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切实增强群众生活便捷度。突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重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根本上摆脱“脏乱差”。进一步改善城区基础设施,推进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维修改造“老旧散”,切实提升城区的城市化水平。

  多措并举,强化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为本,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五年行动,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契机,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打造具有民族区特色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坚持医疗为基,深化“3 2 1”医联体改革模式,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向基层拓展。坚持防疫为重,进一步加强排查管控,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提高疫苗接种率,全面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坚持就业优先,创新就业创业服务体制,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消除“零就业”家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7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