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压前行,攻坚克难,聚力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创新动能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2.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可比价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31.5亿元,可比价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86.17亿元,可比价增长5.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52.4:45.1调整为2.4:51.0:46.6。年末私营企业工商登记数23626户,其中当年登记3203户。个体工商户登记数61710户,其中当年登记15914户。按常住人口计算,年末城镇化率为68.77%,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持平。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与上年相比“6涨2跌”,涨幅由高到低依次是: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5%、衣着价格上涨1.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下跌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跌2.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69万亩,增长3.2%,粮食总产量27.04万吨,增长3.4%。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2.46万亩,产量6.1万吨;秋粮种植面积25.33万亩,产量20.9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5.83万亩,总产量0.9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2.7万亩,总产量33.94万吨。生猪出栏17万头;牛奶总产量0吨;禽蛋总产量1.0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7037吨。

  现代农业快步迈进。新增耕地75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土地托管服务21.6万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承办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丰收节等多场省市现场活动。创建省“两全”示范县。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建成陈集镇智慧农业园。实施农业重大项目15个,新增特色园艺3000亩。创成省市示范家庭农场15个、示范合作社6个。马集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22.13亿元,下降2.1%;规模以上石化无纺产业实现产值435.07亿元,下降7.6%;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17.12亿元,下降13.2%。全市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414.42亿元,增长1.5%。新增规模企业87家、亿元企业33家,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扬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家,中兴派能、优士化学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用电量保持平稳。全社会用电量57.58亿千瓦时,增长1.0%。第一产业用电量0.16亿千瓦时,下降9.3%;第二产业43.84亿千瓦时,下降0.1%,其中工业用电43.42亿千瓦时,下降0.2%;第三产业7.40亿千瓦时,增长17.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17亿千瓦时,下降7.3%。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52.6亿元,增长5.6%;竣工产值377.87亿元,增长2.8%。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6.76万平方米,增长10.5%;竣工面积926.31万平方米,增长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1.9%,第二产投资增长26.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9%。

  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优士新材料、优聚新材料等项目新开工,虹石新材料、中化工程塑料等项目新竣工,安美特电子化学品助剂、大连化工电子化学品等项目新达产。中圣重工、西门子伺服电机等项目加快实施。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73个。连续三个季度获扬州招商引资“擂台赛”红旗,实现年度“大满贯”。全年共有9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个列省、58个列扬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8亿元、180亿元。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5亿元,增长10.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4亿元,增长33.5%。批发业销售额794.96亿元,增长9.8%;零售业销售额169.18亿元,增长11.4%;住宿业营业额1.72亿元,增长50.6%;餐饮业营业额23.67亿元,增长12.5%。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53亿美元,增长34.1%,全市进出口总额118.47亿元,下降17.1%。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恢复常态。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616.3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67.13万人次,公路货运量605.65万吨,水路货运量2098.53万吨,铁路货运量6.2万吨。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29598辆,增长2.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15640辆,增长1.8%。

  邮政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0.36亿元,增长13.4%;电信业务收入6.3亿元,增长7.7%。全市电话用户80.04万户,下降2.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9.74万户,下降17.5%;移动电话用户70.3万户,增长0.1%。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7.62万户,增长16.6%。

  旅游业逐步复苏。年末全市旅游景点9处;旅行社及分支机构12家,全市共有网点22个;星级旅游酒店饭店3家。全年接待旅游者296.54万人次,增长1.2%;旅游业总收入29.46亿元,增长1.0%。

  七、财政、金融业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33亿元,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39.8亿元,增长7.6%,税收占比79.1%。

  金融存贷款持续快增。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91.05亿元,增长18.1%;其中住户存款657.40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28.70亿元,增长29.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1075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