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45周岁育龄妇女

  1.分布现状

  根据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余杭区20-45周岁(包含普查时点刚满20周岁人口和刚满45周岁人口)育龄妇女共计人数27.14万人,占余杭区常住人口总量的22.12%。从区块来看,育龄妇女数呈四级梯队分布,第一梯队为良渚、五常片区,分别为7.28万、4.02万。第二梯队为余杭、闲林、仓前,分别为3.55万、3.35万、3.07万。第三梯队为仁和、瓶窑、中泰,分别为2.30万、1.60万、1.05万。第四梯队为径山、黄湖、百丈、鸬鸟,量级均在5000人以下。

  2.空间分布及增长趋势

  以七人普数据为基础,结合常住人口分年龄段数据,根据趋势外推法测算以及年龄递推法测算余杭区分镇街20-45周岁育龄妇女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常住人口口径测算,到2025年,全区20-45周岁育龄妇女人数将达到26.40万人,约占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的14.47%。从镇街分布看,良渚、五常仍将保持最多的育龄妇女人口数,余杭、闲林、仓前为育龄妇女人口数量较多且相对集聚的地区。从增量上看,“十四五”时期除仓前外,其余地区育龄妇女数均呈少量递减态势,良渚、余杭、闲林育龄妇女人数总体会减少约300-500人。

  表12:20-45周岁育龄妇女人口数量预测

  合计(万人)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常住 26.95 26.76 26.66 26.42 26.40

  3.重点任务

  合理配置优生优育等公共资源。适当增加良渚、未来科技城、钱江经开区、云城(余杭片区)、瓶窑新区等板块学校、妇幼保健、婴幼儿护理、托儿所、托育所等相关资源供给,形成基于育龄妇女数量的多层次、有梯度、可适配的空间公共资源供给格局。

  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拓宽女性创业者融资渠道,创新妇女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服务模式。推进数字赋能,鼓励妇女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行业就业创业。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纳入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安全监察范围,加强女职工职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范职业病能力。保障女性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提升女职工劳动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质量和履约实效。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缩小男女两性收入差距。推动有条件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设立女职工维权仲裁庭,依法处理女职工劳动争议案件和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行为。加强对女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妇女的劳动保护政策法律宣传教育。

  完善妇女生育保障制度。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等妇女群体享受与其他参保职工同等生育医疗待遇。完善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参加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认真落实女性生育假、就业补贴等待遇,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和减负政策。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禁止用人单位将生育状况作为对女性招聘、录用等的条件。

  (四)18-59周岁劳动力人口

  1.分布现状

  七人普数据显示,从总量上看,18-59周岁常住人口87.5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比重为71.39%。从分布上看,良渚、五常、余杭三个街道集聚了全区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人口。从结构上看,仓前、五常、良渚三个街道是全区常住人口结构最年轻的街道,劳动力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重均在70%以上。鸬鸟、径山、百丈三个乡镇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劳动力人口占比均不到60%。

  2.空间分布及增长趋势

  以七人普数据为依据,根据趋势外推法测算、年龄递推法并结合新增居住空间容纳人口测算余杭区分镇街18-59周岁(包含普查时点刚满18周岁人口和刚满59周岁人口)劳动力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常住人口口径测算,到2025年,全区18-59周岁劳动力人口数将达到125.08万人,年均增速在7%以上,约占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的71.25%。从镇街分布看,良渚、余杭、仁和、闲林为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多且相对集聚的地区。从增幅上看,五常、闲林、良渚、仓前劳动力人口增幅较大,均达到40%以上,与平台建设人口扩容情况相一致。

  表13:18-59周岁劳动力人口数量预测

  合计(万人)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常住人口 94.10 101.32 109.09 117.46 125.08

  3.重点任务

  形成多中心人口集聚格局,引导人口均衡分布。引导新增人口沿东西科创大走廊、南北千年发展轴范围内合理分布,形成多中心聚集态势,疏解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良渚街道、闲林街道等人口密集度过高地区公共服务压力,积极引导新增人口向云城(余杭片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南湖科学中心、瓶窑新区等区域集聚。大力推进tod开发模式,引导人口向交通廊道和枢纽节点集聚,向未来科技文化中心、杭州西站、良渚中央商务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南部创新创业区等城市门户集聚。

  推动城镇乡村发展,谋划西部山区人口新增长点。加快实施各个镇街美丽城镇建设工作,深化瓶窑小城市培育试点和径山中心镇建设,打造一批有文化、有特色、有产业的省级样板,提升乡镇人口吸引力。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一核三线六点”发展战略,建设大径山美丽乡村核心样板区和6个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示范村(区块),带动引领全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打造全国“未来乡村实验区”,加速西部人口集聚。

  推进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人口流动便利性。围绕全区劳动力人口多点集聚的特征,加快推进杭州轨道交通三期余杭段建设,紧密对接杭州轨道交通网四期建设规划,加密优化区内轨道线网,共优市区一体化道路网络,建成东西向快速通道、文一西路快速路、文一西路西延工程、莫干山路快速路、留祥快速路西延、良睦路、良祥路等一批快速路网,打通一批跨区断头路,提升全区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在区内及市域跨区通勤的效率。同时,加快建成杭州西站综合枢纽,协同推进商合杭铁路、沪乍杭铁路、杭临绩铁路、杭义温铁路建设,推进杭宁二通道、杭深通道对接研究,加快形成“五快一普”铁路网,加快“两环绕三射一连”高速路网建设,满足区内劳动力人口商旅办公的出行需求。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研究制定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加大援企稳岗扶持力度,健全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优化落实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政策措施,稳定新业态用工,促进小微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健全优绩优酬的效绩工资创新和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报酬保障机制,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