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水平。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重点推动部署下一代互联网(ipv6)、工业以太网等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泛在互联通信网络与万物互联感知网络。充分考虑重点企业和产业应用的需求,规模部署5g基站,统筹基站站址资源和布局,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试点示范,规模部署物联网终端和智能化传感器。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推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化改造,布局智慧化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发展智慧公共服务,优化整合各级各部门服务内容,构建“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生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园区大脑,运用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园区空间载体利用、重大项目建设、突发事件等信息实时采集整合,提供智能预警、智能决策与调控方案等服务。
加快推动全区绿色低碳转型。瞄准低碳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强化新兴技术、绿色能源供给,推动全区集约式发展。引导高校院所等围绕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绿色技术重点研发项目。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支持企业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建设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布局低碳智慧生产。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鼓励企业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大型工业装备等的再制造。鼓励建设能效管控平台等创新平台,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逐步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和能源体系。
建立产教融合和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产业需求、城市发展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校地联席会议制度、专项创新改革会商等校地协同推进机制,推动政府部门与高校院所联系制度化、常态化,定期发布全区重点产业领域重大科研及合作需求,协同解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服务优化等重大命题。建立多元化住房体系,建设高品质国际社区、科学家社区、人才公寓、创业社区、公共租赁住房等,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多元化居住选择。加快建立多元文化场景、打造特色文化地标,推进中医康养文化街区、雕花楼水景街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最美泰州”文化系列街区。持续完善全区教育、医疗、娱乐等公共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公共图书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品位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六、重点任务
(一)工业强基,强化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以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为主线,持续锻造优势产业长板,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程,开展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工程,打造质量过硬、特色凸显的工业经济品牌,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链。到2025年,全区重点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形成自主可控、开放创新的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探索制定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构建高标准的产业基础体系。以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突破为主攻方向,鼓励基础材料、装备零部件等企业与产业链中游整机制造企业及下游应用企业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推进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落地,重点提高基础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整机、基础配套的自主化率。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认证等服务。围绕重点工艺环节,建设一批专业工艺中心,提升产业基础工艺水平。以医药健康产业为示范,充分发挥大健康产业的“一业牵引”龙头作用,加快由“研 产”向“药医养食游”延伸,注重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致力打造关键技术领先、资源要素聚集和分工协作合理的产业链条。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鼓励开展强链补链行动,加强资源、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做强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链优势环节,打造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变革趋势的整机或终端产品。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链、医药健康产业链,实施强链工程,持续扩大新型显示、服务外包等细分领域优势。围绕医药健康产业链中专利药研发、个体化医疗,实施补链工程,鼓励与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围绕主导产业领域,加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着力打通“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制品”产业链条。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由制造向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高端服务环节延伸,构建“制造—服务”和“制造—研发”产业链。
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以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为核心,创新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打造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工业制造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服务,为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数据基底。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重点突破辅助设计、系统仿真、智能控制等高端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上下游配套、数据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质量标准和产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全过程、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骨干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质量标准制定,以先进标准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投入,通过革新工艺、改造设备等措施,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实施品牌塑造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商品、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打响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品牌,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引导链主企业积极参与周边地市、区县产业相关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在长三角区域的影响力。
(二)龙头带动,梯度培育科技创新企业
把握企业成长规律,坚持龙头带动、分类促进、精准培育,围绕“初创企业-高成长高价值企业-龙头企业”的企业成长规律,健全创新型企业成长链条,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的融通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新增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涌现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实现多梯次的企业森林蓬勃发展。
大力培育一批龙头“链主”企业。聚焦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整理形成“链主”企业清单,为“链主”企业提档升级、技术革新提供平台、人才扶持。持续开展“百企升级”行动计划,引导链主企业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工艺等技术难题,提升自主研发能级。加快推动链主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在关键领域率先建立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加快进入省“百企领航”名录库。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品牌建设、上市融资、市场开拓、兼并重组,促进产品、技术、人才向优势企业集中。到2025年,努力打造一批销售超50亿级、100亿级的龙头企业。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并举”发展。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机制,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开展专项调研,遴选一批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纳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对入库企业提供高企申报、税收政策、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技术开发等专业服务。链接国内创新高地,吸引高企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完善高企异地迁入机制,建设高企异地迁入绿色通道。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链接北京、上海、杭州等高成长企业聚集地,通过举行营商环境推介会、建设联合创新平台、提供新技术示范应用场景等方式,吸引“独角兽”、“瞪羚”企业落地。选择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鼓励其专注细分产品市场,加大对高附加值、智能型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开展“单项冠军”企业专项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加大以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动态掌握企业财务、专利、人才等信息,为企业提供科技对接、金融扶持、人才引进等定制化服务。到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占全市比重排名全市前列。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泰州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协同、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领域融通发展。鼓励大企业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资源对接,推动中小企业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方面的提升。推动大企业有序开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小试中试等技术服务平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创新平台,形成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鼓励大企业推出订单和应收账款融资、仓储金融等金融服务,帮助上下游中小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
(三)智改数转,推动产业数字智能发展
抢抓工业经济加速转型机遇,进一步激发数据资源潜力,以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抓手,推动制造加工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实现“两个全覆盖”,即新上项目智能化应用、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智改数转”项目全覆盖。
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融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产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企业数字采集和集成应用能力。面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鼓励企业探索离散型、流程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协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鼓励企业持续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加工设备、智能控制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培育10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互联网 小微企业”行动实施,鼓励中小微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以较低成本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能力。到2025年,累计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1个以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6个以上,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00个以上。
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推进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支持扬子江药业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工业互联网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商等生态凯发k8国际的合作伙伴,整合云化软件和生产数据资源,丰富设备监控与远程维护、生产监控分析、能耗管理、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各类应用,提升平台核心能力,高标准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进扬子江药业集团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围绕供应链管理、关键产品追溯、多源异构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联通和交互。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或“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1个以上,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以上,累计创建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以上,累计推广数字化优秀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3个以上,打造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1个以上。
加快构建信创产业生态。围绕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转型的共性服务需求,加快引进底层硬件、云平台、基础软件等信创全产业链领域企业,构建基于信创底座的整机智能制造系统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能力,赋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建设信创云平台,加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适配应用、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测试等相关科研工作,加快推动企业将关键设备以及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应用上云上平台。鼓励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持续完善工业经济大数据平台功能,依托企业线上档案库,开发产业生态图谱模块,展示产业全貌、上下游关系、产业层级等信息,实时感知产业分布与集群化发展程度,发现产业链薄弱环节,助力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到2025年,累计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20家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企业30家以上,培育工业信息安全星级防护企业7家以上、实施网络分类分级管理示范企业4家以上,培育工业信息安全服务企业1家以上。
(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循环低碳园区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工业制造业节能减排,强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理念领先、技术一流的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三绿”标杆,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体系。
推进制造业节能减碳转型。重点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领域,推动企业低碳化、绿色化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高技术型产业,严把招商项目环评关,对环评通不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环评设施验收未达标的,一律不得投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提高对氢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利用原料替换、过程优化、末端处理等措施,降低工业生产环节中的污水、固废排放,建立清洁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企业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等领域对传统供应链进行绿色化改进。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发展要求,推动循环化发展。强化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推动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开展集中供气供热。加快推进建设绿色工厂,探索在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拓展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工业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提升在绿色开采、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大力推广可再生原材料,强化可再生资源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全区安全生产体系。探索建立全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针对企业安全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管控水平进行全面监测,进一步提升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强化源头管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准入机制,合理确定企业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能,围绕设计安全、服务安全、变更安全等关键环节,持续引进生产工艺、测试工具,推动工业基础能力迭代优化,提升生产制造全流程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内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升生产制造的安全意识和管控水平。
(五)高端链接,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招商理念,积极创新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平台招商、新业态招商多种招商方式,精准把握重点产业招商趋势,优化完善招商政策和环境,为全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到2025年,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累计招引落地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招商氛围,实行统一招商、定点布局。整合招商信息资源,梳理全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分布、产业政策等资源,建立招商引资企业库,不断更新企业库资源,构建统一、开放、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深入分析重点产业链体系、产业发展形势,开展补链强链固链招商,强化精准招商,切实提升项目招引质量,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加大对区内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终端产品和核心产品优势,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加快制定扶持产业链招商优惠政策,在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和倾斜。
面向重点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招商。围绕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积极对接长三角、北京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等。加快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布局设点,集聚一批行业前沿技术项目、高价值科技项目、双创项目、科技创业优质项目。聚焦创新型企业成长需求,加快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机构、投融资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优化完善科技服务环境。
大力开展平台招商。加快引进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行业分析、融资对接、资源共享、商业模式打磨等多元化创业扶持,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接红杉资本、创新工场、联想之星等创业投资机构,鼓励并引导其入驻,进一步优化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持续引进一批共性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聚焦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难题、区域共性技术创新瓶颈突破,持续提升全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新业态招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业态,聚焦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配套需求及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编制重点产业招商路线图,加快招引高成长高价值企业。积极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独角兽”“瞪羚”企业,引导其在区内设立技术与研发中心、地区决策和投资管理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等区域总部或第二总部。加快搭建产业研发基础设施与平台,探索企业研发创新实验场景,吸引众多类型企业入驻,促进新业态涌现。
建立健全产业专项政策。围绕工业经济产业体系,制定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围绕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载体建设、科技服务等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出台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载体、科技服务机构等建设运营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围绕人才创业和生活需求,提供健康医疗、子女教育、品质生活等全方位服务。探索出台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完善支持科技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大企业平台化、高成长型企业引育等政策。出台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对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引进和购置智能制造装备的企业给予支持。
(六)开放升级,构建协同开放发展格局
坚持全球视野、区域使命,加强内外部联动,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强化与国内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合作交流,链接全球创新创业高地,提升全区区域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共同构筑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产业协同水平,全面链接海外优质创新资源,基本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构建苏南、苏北联动新枢纽。聚焦苏南产业高地,加速承接苏南优势产业梯度转移,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不断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构建跨江融合发展桥头堡。围绕苏南、苏北产业链协同发展需求,强化与苏南、苏北区域各类园区开展合作,根据创新和产业需求构建伙伴园区,深化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载体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对接。探索“总部 基地”产业园区共建新模式,联合苏南优势地区打造一批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鼓励其在区内设立分中心,开展培训辅导、项目路演、融资对接等服务,畅通南北金融资本要素对接渠道。加快带动苏北地区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融入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合作解决一批突出共性质量问题,补齐一批质量短板,深化长三角质量技术交流,建立完善专家库,推动人才共享。瞄准上海、杭州、南京等高地资源,打通成果转化、技术对接、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全流程。承接上海技术、资本和人才溢出,对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在产业配套、服务外包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内的流动。围绕主导产业需求,积极与南京、上海等地探索跨区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与应用合作机制,推进产业联盟、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资源交流与共享论坛等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异地研发、本地孵化”、“异地孵化、本地加速”的异地孵化模式,引进高端产业化项目。
积极链接国内创新高地。加快与国内一流园区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深化产业园共建、孵化基地共创、产业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互惠等合作。深化与北京、上海等地对接,探索创新离岸孵化模式,推动离岸孵化基地尽快落地,建立“异地创新、本地孵化”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对接先进地区一流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加强与上海张江、武汉光谷、苏州工业园、连云港高新区等园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协同创新、人才交流,吸引主导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人才落户。强化与创新创业高地风投、创投等机构的合作,为区内初创企业争取更多的融资渠道。
提升国际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产业,打造药品进出口特色基地。紧密追踪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创新动态,绘制全球产业创新地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进与以色列、印度的交流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围绕技术、人才、资金及产业链需求,实时关注欧美、日韩等行业领军企业及技术领先型的高成长中小企业发展动态,支持其在区内建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鼓励企业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协会组建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交流、金融支持、人才合作、风险防范、市场研究等全方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