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塑料污染管控治理。
1.加强塑料制品产、销、用管理。根据相关政策,划定重点区域,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稳妥推广替代产品,增加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绿色产品供给。严禁生产销售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聚乙烯农用地膜和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定期开展河湖水域、岸线、滩地等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联合专项行动。
2.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规范废旧农膜等塑料废弃物回收,依法关停违法违规的家庭作坊式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引导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进园入区,加快培育废塑料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最大限度减少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监管。
九、绿色振兴,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1.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鼓励种养循环一体化,推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实施粮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推广设施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模式。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
2.推进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全面推广精准施肥,在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优化改进施肥方式。推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厉查处向农田施用不符合标准肥料等行为。到2025年,化肥使用量稳定保持零增长。
3.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药登记管理,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行绿色防控,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二)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
1.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落实秸秆还田离田支持政策,促进秸秆“五化”利用。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推动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落实回收责任。加强源头防控,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探索开展农膜回收示范,推动废旧农膜专业化回收。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秸秆基本实现全面综合利用。
2.推动养殖业污染防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划定养殖业禁养区域。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健全粪污收储运体系,打通种养结合通道,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粪污就地就近循环利用;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合理布局水产养殖,严格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扩大健康养殖规模,规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和生态环境监管。到202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化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指标体系,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建设,争取列入省试点范围。
2.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持续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鼓励市场主体或个人参与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分类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机制。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配齐收运车辆和转运站,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到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稳定形成设施配套、投入保障、运行高效、城乡统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4.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行动,推进村庄清洁和美化,整治村庄公共环境,加强村庄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
(四)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深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农村厕所改造衔接,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建立村庄排水、污水处理系统,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收集率、负荷率和达标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
2.建立健全污水治理设施管护机制。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与处理设施建设验收管理。县级及以下政府探索建立财政补贴、村集体自筹、村民适当缴费的运维资金分担机制。将农村污水治理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探索建立以整村为单元的考核奖惩机制。
3.持续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根据黑臭成因和水体功能,科学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将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或返黑返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并组织整治,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
十、严守底线,全过程防控生态环境风险
(一)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1.完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市、县两级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跨市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涉危涉重企业、化工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到2023年,完成市、县两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推动重点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事件专项预案编制。加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常态化组织演练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