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管,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加强党员管理,按照忠诚干净担当标准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干部培训,切实提升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二)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足开好中小学思政课程。建立健全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统筹好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校外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贯穿融入,中小幼有机衔接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完善法治教育工作内容,大力提升宪法法治教育质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的育人功能。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优化教育生态,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智育水平。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国家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绿色课程,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加强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增长知识见识。增强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引导学校树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开展特色实验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实验。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以专业部门的引领为依托,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开展绿色教学关系的确立、绿色教育教学理念落地的行动研究。

  坚持健康第一,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2025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5%以上,优良率达50%以上。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补齐体育师资、场馆等短板。逐步完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严格执行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控制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每年至少降低1个百分点。以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疾病防控为重点,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5项以上全校特色项目体育比赛。全区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展不少于10项区域内体育竞赛活动。指导学校举办有学生、教职工、家长参与的全员运动会。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健康观,配合学校积极参与和陪伴学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每位学生形成1至2项艺术专项特长。鼓励学校整合资源开展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等活动,开展美育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展示交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艺术审美体验 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加强学科融合,整合美育资源,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丰富高品质艺术课程,完善艺术教育模式,实施“大艺术”教育,充分利用区域民族民间美育资源,开展戏曲、书法、绘画、剪纸、舞蹈等校本美育课程,打造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展示等美育项目,增进学生文化认同,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把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每年学会2项生活生产技能。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小学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和习惯养成,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中注重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安全意识。普通高中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社会服务,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通过接收小区教育配套、内部挖潜等多种方式,重点在华明街、金桥街、万新街、新立街、东丽湖街,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通过减免租金、给予房租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支持民办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继续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四同步”政策,加速园所二次装修和设施设备配备,将学位资源转化为有效招生能力,确保幼儿园如期开园。到2025年新投入使用30所幼儿园,新增学位918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减少托幼点数量。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解决2-3岁幼儿的教养和看护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