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提升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强化项目引领,聚力发展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主业,拓展发展预制菜、健康功能食品等新赛道,着力引进重大项目6个以上,开工建设国有标准厂房三期、味顶轩等7个项目,推动丰树、百世兴等4个项目竣工投运。强化智能化改造,依托步科等数字服务平台,推动园区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新增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13个。强化融合发展,联动“豆瓣农庄”原材料供应、“川菜小镇”文旅发展,力争规上食品饮料产业产值增长5%。

  三是提速发展影视文创产业。优化发展“影视 ”产业体系,力争新引进中国华录西南总部等项目5个以上,启动建设成都广电影视产业基地、源昌太和广场等14个产业化和功能型项目,推出“成都造”影视文艺精品10部以上,争取“金熊猫”奖、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知名电影电视活动落地,着力将成都影视城打造成西部领先的影视拍摄“首选地”、后期制作“聚集地”、影视文旅“目的地”。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新零售、新电商、新外贸、餐饮美食、供应链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力争引进四川农商产业城、翰轩水上乐园等3个重大项目,国际品牌首店6家以上,盘活闲置商业综合体1家,加快建设菁蓉滨湖湾商业项目等4个成都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推动中铁印象春台、卤味坊特色街区等2个项目竣工投运,完成林湾二手市场规范整治。打造新消费场景10个以上,举办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培育周末精品旅游场景6个、“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2个以上,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650万人以上。

  (三)更大力度增强城市发展动力。高质量推进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建设,以世界科幻大会举办为契机,以科创新城建设为载体,加大创新资源聚集,大力发展科幻产业,全力做强科幻特色功能。

  一是高品质建设科创新城。进一步优化提升新城规划,构建“双廊双心双湖”城市空间格局。坚持高标准建设,依托水润郫都生态资源,启动超级岛链、科学家会客厅建设,加快推进清水河国际滨水智岸等3个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高质量完成“三隧一互通”、太清路南延线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滨河路东延线、货运大道东延线建设。持续丰富功能配套,启动科创服务中心、科创医院等4个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和清水半岛酒店等4个商业配套项目建设,推动新城加快成形成势。

  二是高标准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合作,促进高校人才、技术、教育、文创等优势资源聚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500家,“四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实施省市级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20个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5亿元以上。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探索“按薪定才”的市场化新型人才评价机制,推进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协同创新“引博攻关”项目,持续做强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三是高质量培育发展“科幻 ”产业。借势世界科幻大会,突出“以会兴产”,编制科幻、科创、科普融合发展产业规划,出台科幻产业扶持政策,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科幻产业领域企业、科幻大师工作室等落户,大力发展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旅游等特色产业。统筹策划成都科学馆后期运营,积极争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落户,争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名片,全力打造科幻“文化策源地、产业承载地、人才聚集地”。

  (四)更大力度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完善功能配套、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治理水平,不断做强城市宜居宜业基本功能。

  一是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滚动实施智慧科技城片区综合开发,启动唐昌、团结、友爱释迦桥片区3个老旧场镇整治,推进石犀等2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和郫筒车辆基地等3个tod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郫筒岷阳等5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持续提升城市通行效率,启动郫彭路、红光广场路北延线等5条骨干路网建设,实施望丛祠大街南延线等5条市政道路建设,增开地铁站点接驳公交路线3条。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进8大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成都石室中学、华西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动名校、名院领办联办,带动全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城市精细治理行动,推进望丛湖公园、红光里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实施犀浦街道旧城片区及成灌快铁沿线建筑风貌改造,打造市级最美街区2个,新建天府绿道20公里,新增小游园、微绿地6个,“两拆一增”点位40个。加快推进郫筒、犀浦街道城市有机更新,推进银丰园一期等21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背街小巷6条以上,完成12.3万户城镇燃气老旧设施更换和134公里老旧雨污管网、供水管网改造。加大“停车难”整治力度,力争新建各类停车场10个以上,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1046个。加强垃圾规范化管理,完成德源环境卫生中心、区建筑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打造四川省首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争创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举一反三加强系统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铁腕治气,打好移动源、臭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消除四个标志性战役,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打好碧水保卫战,建成唐昌第二污水处理厂、安德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常态化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夯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成效,确保饮用水水源100%达标。健全土壤监测、危险废物管理、治理修复等污染防治体系,推进土壤精准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4%以上。推进老锦水河水生态治理和香脂湖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云桥村水源科普宣教馆、青杠树村“环境健康 ”产业,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示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2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