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渠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渠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飞

  2023年1月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政治之年,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锚定“一地一都一强县”定位,沉着应战、奋勇争先,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果,县域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4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4万元、2万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渠县调研关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13次赴渠靠前指挥,粮食生产、制造业强市、交通三年大会战等工作10余次接受省市现场检阅,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推介300余次,勤劳智慧的宕渠儿女共同交出了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六度荣膺“中国西部百强县”、跻身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81位的“渠县答卷”。

  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抓好“三件大事”,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万亩,总量居全省第一,粮食播面突破180万亩,总产有望实现十六连增;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15个,年出栏生猪100万头;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26个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壮大。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产业、就业和兜底政策多管齐下,“一对一”跟踪帮扶力度不减,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3923元,增长13.6%;推进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实施“一村一项目”366个,培育收入50万元以上模范村1个、20万元以上先进村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行动”[1]成效显著,“一法二制三模式”[2]被《中国乡村振兴》宣传推广,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有望实现“七连好”。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在全省率先推行“田长制”,耕地实现“进出平衡”,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整治撂荒地11.2万亩,复耕复垦率达93.5%,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100%完成整改,牢牢守住了耕地“命根子”。

  我们精准落实政策,持续激发“三股力量”,市场主体稳健运行。注入财税金融“源动力”,创新“园区贷”“服饰贷”等金融产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17.2亿元,落实退税缓税、减税降费2.7亿元,兑现各类专项资金5716万元,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增强主体发展“支撑力”,出台渠县稳经济大盘42条,坚持“引扶育”并举,制定“五包”措施、开展“四送”活动[3],推进转企升规,全年新增个体户3993户、企业1884户、“四上一新”企业94家。激活消费市场“爆发力”,6次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发放千万消费券、金额居全市第一,社消零总额预计完成235.4亿元;新增外贸获权企业6家,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賨人里入选全国非遗旅游街区,城坝考古遗址公园获得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巴文化探源取得新突破;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

  我们突出成链集群,推动实现“三大升级”,现代工业提质增效。“一首两重”再升级,实施“制造业建圈强链”三年攻坚行动,工业及技改投资分别实现111.7亿元、70亿元;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63亿元、增长10.6%,占比提升至64.6%,其中轻纺服饰产值53亿元、增长50.2%。园区平台再升级,实施“双园双驱”战略,经开区面积拓展至5.3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35.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3家,“工业大脑”建成投用,成功创建“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企业规模再升级,着力构建“链主引领产业集群”格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5亿级企业7家、10亿级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3类500强”企业增至15家,渠心科技首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达州首家、四川九家之一。

  我们立足项目为王,奋力攻坚“三项重点”,发展支撑持续夯实。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储备重点项目2119个、总投资超1万亿元,入库达标率全市第一;4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6个、竣工15个,22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5.5亿元、占年度计划125%,带动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开足马力搞建设抢进度,风洞子航运枢纽下水作业,阿里巴巴犀牛智造、渠晋产业园极速开工,渠中高中部主体提前完工,汇达柠檬产业园、蜀道渠县智慧公路物流港如期建成投用;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首战首胜,会战项目60个,完成投资超50亿元,投资和向上争取完成率夺得全市“双第一”,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掘进3300余米,西达渝高铁、渠县北站动工建设,渠江四桥即将通车。优化流程拼速度提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全流程清除卡点堵点难点,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半天内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审批1天内完成,打造“五最”营商环境[4]的做法获得《法治日报》宣传推介。

  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用好“新三驾马车”,创新动能加速转换。以改革促发展,推出“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清单15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项目9项,相关经验被《中国改革报》刊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116项行政执法权限下放乡镇;事业单位“瘦身健体”,减少机构83家,精简率达32.7%。以开放增动能,举办大型招商活动6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653.2亿元;与重庆大渡口区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人才互派,融入“双城圈”、对接粤港澳取得新成效;争取转移支付资金60.6亿元、增长36.7%,发行债券资金9.5亿元、增长136.4%;县属国有企业完成融资授信102亿元、到位资金55亿元,创历史新高。以创新求突破,谢华安院士科创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26.6%,获评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入选全省“进园入县科技管理健全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