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大力推动人才治理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创新,着力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围绕产业链引进创新团队和企业家经营团队,支持西安建设国家“3﹢n”人才聚集平台,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在人才培养认定、分类评价、股权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想方设法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营造自由探索、宽松包容、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扭住改革开放关键环节,补齐短板破解制约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相关领域集成改革创新,加强与rcep、cptp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规则对接,加快“一带一路”国家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制度,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招引更多先进制造业、研发中心、区域总部企业落户。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带动能级,加快宝鸡、榆林、安康等次级节点项目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港、空港协同发展,建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把丝博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高端平台办出特色和水平,发挥好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农业国际合作。聚焦经济发展,加强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职能协同,提升投资贸易规模和效益。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6%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帮办代办”深度广度,完善“陕企通”服务功能,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标准地 承诺制”改革走深走实。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实施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制管理,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持续化常态化,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加大市场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提高企业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打造一流国企劲旅。
(五)统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持续实施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开展常态化督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深化26个重点帮扶县、234个大中型易地搬迁安置区帮扶成效,开展重点镇村帮扶行动,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占比,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精准对接技能培训和就业需求,提升创业就业水平。加大苏陕协作力度,持续深化中央定点帮扶和省内区域对口帮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打造一批消费帮扶示范区。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230万亩,确保种粮面积4500万亩,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和农业集成技术攻关,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9条现代农业产业链,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行动,支持延安建设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创建3个国家级、30个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三产融合龙头企业。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进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接续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薄弱村”占比降至25%以下。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制定镇村规划,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创建2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试点,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完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快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加强优势互补政策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加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监管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关中地区科技赋能创新升级,引导西安非核心功能疏解转移,构建规划协同、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政策联动的融合发展机制。推动陕北地区能源革命转型升级,拓展煤油气盐多元综合循环利用途径,加快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榆林、延安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陕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富硒产品、生物医药、毛绒制品等消费品制造业和文旅康养产业,支持商洛加快建设生态康养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