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0.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粮食产量5.8万吨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扩大内需,紧盯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积极抢抓宏观利好政策和机遇,全面扩大有效需求,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发挥重点项目牵引。积极对接中央财力下移政策,全力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对接东盟、土耳其、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引进落地一批适合大祥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专项债券项目实施。持续兴起大抓项目、大上项目、大干项目热潮,2023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7个,年度计划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34.3%。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动中联重科新材料基地、中科纳米产业园、钢结构产业园、优必选综合体、培文雅达、湘师名校、电网侧储能、湖南大载物流、宝庆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和光伏发电等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推动邵永高铁、犬木塘水库、邵阳火车站扩改等重大项目建设。
促进消费回暖升级。充分把握住疫情后的消费高潮,做好提前应对,积极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大力支持佳惠华盛堂入驻美地公元,加快湘印机老厂区、红旗路、邵水西路美食街建设,积极打造宝庆饮食文化新地标。着力抓好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邵阳野生动物园、体育公园游乐园、宝庆古城墙修缮等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文旅消费供给,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大祥。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前提下,更大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促销宣传力度,激活房地产消费市场。积极促进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的发展,提升消费层次,扩大消费规模。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构建好“亲”“清”关系,从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真正尊重企业和企业家,从政策上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扎实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行动,始终把企业的事当成“家事”、把企业家当成“家人”。持续开展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和“纾困增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给直兑”,力争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量保持全市前列。
(二)集中力量大抓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坚定不移兴产业,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水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宝庆煤电、云峰水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创新,努力打造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绿色新材料示范区。加快推动新经济产业园、智慧治理、数字 政务等创新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和辐射湘西湘南地区的信息高地。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大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大力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5g网络规模部署。推进“五好”园区建设,积极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启动雨檀路、湘商路、木石路建设,实现园区通自来水、通燃气、通公交。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工程技术中心培育行动和“宝庆人才”行动计划,将大祥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系列清晰、产业链系发达的工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湖南省节水抗旱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对接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省“芙蓉人才”和市“宝庆人才”行动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落实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奖励制度,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华立竹木创新设计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产学研示范基地,推动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沪昆高铁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推动更多企业出海、产品出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优化物流降成本,培育龙头促升级,招商引资增主体,构建以城区为主干、乡镇为支线、村为末梢的商业网络,健全完善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商业体系。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企业招商、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围绕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商贸物流、城市综合体为招商重点,制定招商指导目录,积极对接“三类500强”和有意来我区投资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开展点对点的精准招商,力争年内实现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以上,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围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环境要激励,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持续深化区城投企业改革,纵深推进压层级、减法人等后续改革。加快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制造业动产融资、环境权益质押融资和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建立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推动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稳中有降。坚持联结到户、服务到户,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高为农服务质效。实施清查处置闲置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专项行动,坚持“用、售、租、融”多措并举,盘活处置国有“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