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日在肇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肇庆市市长 许晓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肇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 1 9”工作部署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两个定位”,大力实施“四个振兴”,深入推进“六个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5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下简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8%,进出口总额下降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83亿元、增长9.8%(剔除留抵退税等因素同口径增长1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

  过去的一年,是多年来我市遭遇困难挑战最多的一年。面对疫情三年来最严峻的防控形势,市委、市政府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勇毅坚守,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坚决快速打赢高要“3·27”、端州“11·14”等疫情攻坚战,按照防控新阶段要求迅速把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推动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并不遗余力支持兄弟市抗疫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供应链不稳定、区域消费持续低迷等内外因素深度影响,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超常规举措积极稳妥应对超预期冲击,以全市大统筹大调度攻坚克难,以项目化工作法落实“我为肇庆抓发展”,实现了稳经济的总体目标,守住了安全稳定的底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答卷!

  经济大盘稳的基础得到夯实。全面落实国家、省稳住经济大盘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我市133条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87条接续政策,大力实施“项目为王、企业第一、深化服务稳增长”行动。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71.56亿元,落实社保医保缓返补政策减负3.67亿元,办理风险补偿和应急转贷节约融资成本超7000万元,实施国有房屋减租助企纾困政策减免6500多万元。重点领域投资持续扩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成立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事务中心,按板块统筹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9%,工业投资增长10.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3.3%。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取得新突破,总投资86亿元的浪江抽水蓄能项目及一批热电联产、光伏发电等项目动工建设。水利投资增长30.9%,封开江口、南丰防洪工程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289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5.7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6.8%。促消费稳外贸措施扎实推进。大力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举办“惠民消费月”等活动,发放3000万元肇庆欢乐购消费券,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2家。新培育外贸经营主体105家,引进希音等跨境电商供应链项目,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实现新突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85.7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41%。实际吸收外资增长36%。财税运行保持平稳。树牢“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理念,面对突出的收支压力全力“保三保、促平衡”,盘活资产资源,积极挖潜增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设立区域协调发展专项资金,按轻重缓急及时精准压支出、强调度,牢牢兜住“三保”底线。国资国企彰显担当作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市属国企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健全,主业布局全面优化,在承担港口码头、国家储备林、民生项目建设等任务中突显主导,投入2.7亿元实施“四水联通”工程,解决东部板块150万人口饮用水水源不足问题。全市国企总资产、营业收入、财税贡献分别增长15.4%、35.6%、8.5%。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市申报专项债券项目467个、资金需求1851亿元,共获批专项债券资金117亿元并全部支出完毕。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个,获得基金支持10.7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千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3.5%,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31.5%。全年共使用各类用地指标1.93万亩,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3.04万亩,整理提升产业用地2.49万亩。

  主导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全市主导和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1168家,实现工业产值3619亿元、增长5.8%。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小鹏汽车产线顺利升级,年产能达20万辆、年产量达13万辆;瑞庆时代一工厂投产,实现产量近10gwh;璞泰来、吉阳等项目实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超700亿元、增长50.6%。元器件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喜珍电路、泰禾电子等项目投产达产,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350亿元。引进储能产业项目14个、投资总额205亿元。产业招商落地提质增效。完善招商项目遴选制度,加强闭环管理,新引进制造业项目亩均投资提高到590万元。引进襄阳光瑞、常熟汽饰等亿元以上(西部板块0.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7个、投资总额479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占比提高11.8个百分点。全年实施工业增资扩产项目257个。全市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分别为162个、155个、180个,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412亿元。高起点高水平谋划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构建市级“领导小组 指挥部 国有开发公司”运作模式,“2 5”起步区全面启动建设和招商,落实用地规模1.5万亩、征地1万亩,118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获省专项用地指标、土地收储、专项债券资金、新修道路管网、新投产项目等指标位居全省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前列。科技创新“八大工程”深入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3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突破50%,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资金创新高。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高要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肇庆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西江实验室建设走在第三批省实验室前列,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落地建设。四会通过国家创新型县(市)考核验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7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