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3月20日在雷州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雷州市市长 闫嘉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湛江市委“八大领域新跨越”具体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全力开展“九大攻坚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6.4亿元、增长3.6%,增速居湛江市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5.4%,增速居湛江市第2;固定资产投资97.5亿元、增长5.1%,增速居湛江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6亿元、增长7.2%,增速居湛江市第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32.6%,增速居湛江市第1。

  (一)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四区合一”叠加发展成效初显。出口加工区建设获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雷州,定期会商,高位推动,出口加工区建设总体方案完成编制并上报省政府审批,乌石新增25.05平方公里围填海的建议获省支持,大唐电厂专用码头加快改造,乌石港通往越南集装箱航线成功试航。湛江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遴选为省重点支持平台,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升为省际合作平台。工业园区“七通一平”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1.58亿元,a、c园区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c园区自来水厂项目启动前期工作。省级化工园区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制造业当家,完成制造业投资14.27亿元、增长85.3%。雷州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5.83亿元、增长21.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27亿元、增长3.2倍,入园企业达40家。广东建盈建材、碧辉眼镜智造园项目建成投产;中海油乌石油田群项目全面动工,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稀美资源、锰玛科技、美达玩具等代建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5.72亿元;大毛牛、伟嘉晶创、嵘兴科技等高科技、独角兽企业项目签约落地。英利储能项目(一期)基本完工,建成粤西地区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家,通过高新技术认定企业10家。招商引资呈现新态势。坚持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累计19次、53天,并派出3名处级干部带队驻外招商,全年各类招商引资对接企业560家。新增签约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240.8亿元,囊括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培育型独角兽企业1家。招商服务“七件套”取得明显成效,美达玩具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15天,德力思制衣项目从洽谈到摘地奠基仅60天,进一步刷新雷州速度,得到湛江市政府肯定和推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细化措施156项。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98亿元。简政放权持续推进,龙门镇、客路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梳理优化,龙门镇建成湛江市首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年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5类印章1657套。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万户,增长44.1%,其中企业数量首次达到1万户。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较上年提升146位。获评湛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年度“优秀成员单位”。

  (二)“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

  镇域经济活力显现。创新镇域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龙门镇进入“2023广东镇域经济发展力”百强榜。南兴镇打造丝苗米专业镇,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值约2000万元。客路镇建成芝麻种植产业基地2.2万亩。雷高镇因地制宜发展白螺养殖业1380亩,改造提升虾塘9000多亩。“乡贤回归工程”助力镇域经济发展,共引进项目136个,投资额达1.4亿元。典型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排名湛江市第5,沈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龙门镇和扶柳、足荣等7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龙门典型镇“七个一”建设全面推进,新华中路示范改造、龙港大道改造提升和库边绿道、德地公园、美丽客厅等项目加快推进。乡村面貌不断改观。18个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工,龙门、客路、乌石美丽圩镇先行示范建设加快,1207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3%,100%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71.2%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全市农村主干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帮扶协作工作不断深化。广州市南沙区与雷州市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签订《对口帮扶协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对接帮扶协作。全年各级帮扶我市专项资金共计4.08亿元,帮扶支持项目达367个。

  (三)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57亿元、增长4%;农业总产值159亿元、增长2.5%;粮食生产面积103.05万亩,粮食产量38.49万吨;生猪出栏量104万头、增长16.6%。菠萝、芒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序推进;综合冷链物流园(一期)新增投资8375万元;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省级试点县项目)全面建成,新建冷藏保鲜设施74个。特色农业做优做强,雷州黑山羊列入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大牛岭速冻菠萝首次出口国外,杨家蜜薯、乐田番薯和那毛福平番薯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全市累计创建农业品牌53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农产品1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个。农田水利设施持续改善。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耕地面积保持在192万亩以上,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保有量任务。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55万亩。龙门、红心楼、滨洋3宗中型水库和10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龙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东洋灌区累计完成投资5006万元。海洋牧场建设稳步推进。全省最大的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投产。全市累计投产深水网箱1062个,年产值约10亿元。尊鼎珍珠产业园新增投资1200万元。东里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一期项目如期建成投产。林浩然院士工作站在海威公司揭牌成立,优质海水鱼种苗培育等关键技术攻关顺利推进。

  (四)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城市功能持续优化。《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获批启用。高铁新城、雷阳湖等五大片区基础设施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城(四期)竣工验收,西湖(四期)基本完工,中心街区完成总工程量63.2%。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一批、二批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80%、30%。雷阳湖碧道、西湖水库碧道(三期)相继建成。历史文化街区曲街示范段改造项目完成总工程量75%。国家卫生市、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照明亮化、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持续推进,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乡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域旅游1236交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乌石港作业区初步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完成投资12.84亿元,湛海高铁征拆工作有序推进,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乌石至企水先行段动工建设。湛江雷州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项目完成170.67公里。茶龙桥、草蜢肚桥、铺仔桥等3座危桥完成改造。奋勇、西港变电站相继建成,“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治理工程启动实施。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雷州段全面动工,完成永久用地征收和临时用地报批共3396亩。“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绿美雷州生态建设深入推进。

  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03%,全年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南渡河桥国考断面水质全年均值为ⅱ类,全市128条中小河流水质保持良好。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顺利完工,1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麻扶溪(两段)、水仙南沟等3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东沟、西沟治理加快推进。省民生实事安排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部完成。第二轮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顺利完成,反馈案件整改办结率排名湛江市前列。“红树林之城”建设加快。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营造修复红树林4681亩,雷高镇红树林科普展馆建成开放。雷州半岛沿海滩涂和九龙山红树林湿地入选全国首批候鸟重要栖息地。绿色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累计50万kw,风力发电规上总产值约3亿元;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累计22万kw,太阳能发电规上总产值约1.4亿元。“林长制”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5220亩,新造林抚育3820亩。雷高镇木棉森林公园绿美示范点完成建设。“我为家乡添新绿”“有喜事来种树”等党建引领乡村绿化植树活动深入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蔚然成风。

  (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财政风险稳妥化解。过去一年,我市财政面临财源萎缩、欠账积压、预算缺口较大等重重困难,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果断施策、全力应对,坚持“周调度”机制,积极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狠抓自然资源收益、特许经营权出让、清理重点欠税等工作,实现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86.6%。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26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98人,“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三项工程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完成2443人次。保障性住房完成建设840套。市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投入运营,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有序开展,21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揭牌成立。文教卫旅事业有新进步。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雷剧《陈瑸》荣获意大利罗马电影节“亚洲最佳戏剧奖”。市第九中学小学部正式投入使用,市职业教育基地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县(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托管市人民医院,完成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作。成功举办2023年雷州文化旅游节、第四届雷州覃斗芒果文化节;大批房车游客来雷州越冬过年,雷州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4.6%、47.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春风利剑2023”专项行动考核排名湛江市第三。常态化扫黑除恶高压推进,全市涉黑涉恶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6.8%,扫黑除恶专项考核排名湛江市第一。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破案195宗,同比增长126.7%。深入开展“两抢一盗”打击整治,现案破案率达100%。“平安夜访”受理事项办结率90%以上。市矛调中心被评为全省县级标杆中心。扎实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成功防御5次台风、14轮强降雨以及低温天气灾害,有效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此外,国防动员、民族宗教、统计、国资、双拥、老区、气象、金融、外事、妇女儿童、残疾人、地震等方面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学在最精处、研在最深处、干在最实处、改在最痛处,政治建设坚定有力,干部作风有效改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稳步推进。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7件、政协提案86件。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村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3个村荣获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压减34.8%。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纪检、审计、财会监督进一步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我们抢抓机遇、砥砺进取,推动省领导定点联系雷州工作走深走实;我们闻鸡起舞、奋楫笃行,较好完成湛江各项重点部署工作任务,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并且大部分指标增速迈入湛江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湛江市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致、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向驻雷部队、驻雷单位、各国有农林盐场,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深知,雷州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消费、投资增长点需进一步挖掘;产业规模依然较小,工业化步伐有待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不够明显,文旅产业需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城区建设步伐较慢,交通拥堵、违法建设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财政“三保”压力较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服务、干部作风、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等。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攻坚克难、全力破解。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雷州撤县设市30周年。我们要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展战略考量,置身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谋事业、抓发展。当前,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首站来到湛江,首次踏足雷州这片红土地,极大振奋了全市上下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省政府领导挂点联系雷州,去年底两个月内连续两次莅雷考察调研,指导我们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加快推动出口加工区建设,全力谋划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让我们倍增干劲和底气。湛江市委、市政府也大力支持雷州工作,希望我们充分发挥“四区合一”叠加优势,在“三化”“三大”中抢先发展,让我们充满激情和斗志。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湛江市和市委的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抓牢发展机遇,笃行苦干实干,不负重托,感恩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雷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湛江市的使命任务中展现雷州担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雷州实践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湛江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力争我市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湛江市第一方阵。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4700人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出口加工区建设为新引擎,推动“四区”聚势赋能,加快现代产业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构平台、推项目、抓招商、优环境,努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加快产业平台建设。紧紧抓住“四区合一”叠加发展重大机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平台。谋划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力争《湛江出口加工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批复,将出口加工区纳入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设立省级平台并挂牌运作;加快编制出口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争取乌石片区新增25.05平方公里围填海纳入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纺织等出口加工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承接转移项目25个以上。主动融入“双区”,加快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湛江联动发展区雷州片区,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元以上,进出口创汇总值比上年增长3%以上。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广东湛江东盟加工产业园区建设,与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产业园区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总部 雷州制造基地 东南亚加工基地”产业链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链主”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化工园区,加快推进大唐电厂二期、嵘兴科技、福天宝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运营,打造“前港后厂”的临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大毛牛、伟嘉晶创、碧耀智造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东岛新能源、稀美资源、锰玛科技、美达玩具、宏大钢材料等项目投产达效。壮大农海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制糖、农业机械和建筑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延链增值。依托我市服装加工传统优势,成立制衣行业协会,充分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农村校舍等,加快承接发展服装加工业,力争形成300家以上规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完成18家工业企业技改,新增规上企业6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一把手”抓招商机制,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开展靶向招商、链条招商。加大招商宣传和推介力度,持续推进资本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招引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0个,累计签约金额超2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30亿元。全面推行园区招商服务“七件套”,进一步提升招商服务质量,力争供应熟地1500亩以上,其中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实现动工项目18个,投(试)产项目10个。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园区“七通一平”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构建“筑巢引凤”良好环境。完善园区路网、电网、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成a园区110kv沈塘变电站,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启动c园区自来水厂项目建设,争取建成a、c园区污水处理厂。谋划组建雷州经开区平台公司,参与园区服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提供要素支撑和效能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提升重点领域涉企审批服务效率。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用好用活“粤 ”服务平台。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壮大发展,加强政策扶企、服务暖企、金融助企、人才兴企,让企业扎根雷州、做大做强。

  (二)以典型示范创建为突破口,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努力开创城乡协调发展新局面。坚持以“头号工程”接续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镇村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典型示范创建。全力争创“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市),加快完成龙门镇典型镇创建任务,着力推进龙门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将龙门镇打造为“商贸强镇、交通大镇、剑麻大镇、文旅大镇、航空小镇”;加快推进处井村、足荣村、扶柳村等7个省级典型村培育建设,谋划开展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创建工作。支持客路镇、乌石镇、英利镇依托交通、产业、人口等优势,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支持各镇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打造成为产业型、文旅型、商贸型等特色示范小镇。加强与农垦、林场、盐场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增强镇域发展动能。推动强镇赋权改革,集中资源建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全面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深化镇(街)财税制度改革,加快盘活镇域闲置资源资产,想方设法扩大镇域财源,激发镇(街)发展活力。加大镇域招商力度,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小而特、精而美的乡镇特色产业园。扎实做好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提升乡镇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鼓励镇域房地产合作开发新模式,助力发展镇域经济。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专项治理,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实施雷州半岛“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工程,推动实现城乡水网畅通,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缺水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力争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人口60%以上。强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联创联建。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培育良好的村风、家风、民风,营造文明和谐、礼貌谦让、孝老爱亲、保护环境的乡村新风尚。

  (三)以打造特色品牌为新路径,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农业经济。聚焦特色化、链条化、精品化,推动品牌培育、科技赋能、多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田长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力做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加强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扎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进出平衡。力争完成 4.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深入实施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在101.5万亩以上。加快打造连片28万亩东西洋田商品粮基地,培育本土稻米品牌。做好地方粮食储备轮换和粮食补贴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推进菠萝、芒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做优做强“土特产”,提升“雷”字号品牌竞争力,擦亮雷琼黄牛、雷州黑山羊等品牌,推动流沙珍珠、覃斗芒果、雷州青枣、杨家蜜薯等特色农产品精品化、高效化发展。支持茂德公、乐田公社、南派食品、恒发米业等企业做优产品、打响品牌、开拓市场。支持牧原、正大等生猪养殖企业在雷州本地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加快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网络,大力发展农海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农产品集散市场等商贸物流平台。鼓励发展“农产品 电商”“农产品 短视频”等业态,让更多“雷品”出彩、出圈。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具有雷州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矩阵”。

  大力推进耕海牧渔。加快发展“深蓝渔业”,积极推动流沙湾1号海域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动“海威3号”建设;加强与湛江农发集团合作,推动更多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建设,完善东里、流沙、乌石海区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海洋产业升级,着力构建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实施渔业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白对虾、金鲳鱼等海产品种苗基地,支持海威、尊鼎、越秀海晟源等企业与更多研究院、实验室合作开展优质种苗研究培育工作,以科技赋能海洋产业发展。

  (四)以新城区建设为发力点,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建设现代活力新雷州。坚持扩新城、疏旧城、护名城,持续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高起点推进新城区建设。加快谋划“五大片区”建设,致力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的现代新城区。高标准建设高铁片区,加快推进清端五路、站前南路、站前西路、龙游湖南路以及“三横一纵”等道路建设;完善行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引入现代商务、客运物流、高尚居住、生态旅游等功能服务;推动市工人文化宫、市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市第十二小学分校等项目开工建设;以谋划建设商业功能街区为载体,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新城区商业先行发展。推进官山湖片区建设,加快打通高铁片区与雷州经开区连接线,推动双向发力、联动发展,促进产城深度融合。推进西湖片区建设,建成市人才公寓,推动市第九中学初中部动工建设。推进雷阳湖片区建设,建成文化北路、白水沟东路等道路,力争完成207国道雷州邦塘至白沙段改线工程。推进雷南片区与新城区高度衔接,大力发展生活居住、商贸物流、电商服务等业态。

  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实施排污、排水、道路、垃圾收集等市政配套补短板工程。合理规划开发停车设施,规范交通和停车秩序。加强西湖水库、雷阳湖等碧道管护,打造居民休闲康养好去处。逐步压缩旧城区学校规模,将部分中小学校整合、撤并,搬迁到新城区,缓解旧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做好旧城区风貌提升工作,扎实开展古城“微改造”,提高城区绿化率、亮灯率,推动广场、公园、临街建筑物等美化提升。严厉打击“小产权房”,遏制新增违法建筑。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整治农贸市场周边秩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市、省文明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持续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港口码头建设,谋划湛江港乌石作业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全力跟踪推进化工园区专用码头、小型集装箱码头报批工作,推进大唐口岸顺利扩大开放,积极打造承接海南、面向东盟的货运物流枢纽。加快通用机场建设,致力打造通达湛江、辐射海南、服务海上的通用航空综合保障基地。加快推进湛海高铁征拆工作,协助推动主体工程动工建设;实现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乌石至企水先行段建成通车;全力做好玉湛高速雷州支线、粤海铁路乌石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171公里。

  (五)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金字招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吸引八方来客的滨海旅游城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向新向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知晓率和美誉度。

  擦亮文化名城品牌。举全市之力维护好、打造好、宣传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全面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加快完成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曲街示范段改造项目完工,力争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完成龙门镇潮溪村、南兴镇东林村保护规划。加强名城风貌管控,加大名城保护管理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市民群众参与名城建设。多渠道引进投资经营主体,推动名城保护区成片连片开发,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点,做到既保留“原汁原味”,又焕发“新象新貌”。

  加强文化传承保护。以雷剧、雷州歌、雷州石狗、雷州蒲织技艺等非遗项目为核心,推动非遗资源在传承中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加强历史文物活化利用,推动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旅游、商业建设相结合,研发推广更多文创产品。推动完成雷祖祠、十贤祠、寇公祠等历史文物修缮项目,启动三元塔修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发挥市博物馆、陈瑸史迹博物馆等文化载体作用,大力弘扬雷州文化。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完成海康县农民协会旧址修缮及布展项目,充分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四十军指挥部旧址等红色基地,组织开展一批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切实讲好雷州革命故事。

  发展特色滨海旅游。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致力打造滨海特色旅游品牌。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段建设为契机,加快西海岸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支持引进有实力的旅游投资企业,鼓励发展水上娱乐、康养休闲、观光体验等滨海旅游新业态;加快完善滨海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打造海滨小镇和特色旅游休闲驿站,建设一批滨海自驾车旅游营地。以绿色生态旅游为抓手,串联万亩东西洋田、沿岸红树林、滨海渔村等自然人文生态资源,打造东海岸生态旅游目的地。精心策划“雷州一日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吸引游客在雷州“玩一天”“住一晚”。

  (六)以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为主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构建全域绿美新格局。深入实施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七大行动”,统筹推进绿美城乡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林长制,因地制宜开展新一轮绿化造林工作,积极倡导“有喜事来种树”,加快实施主题绿化、一镇一公园、一村一生态涵养林等行动,大力营造乡村生态景观林,推动完成林分优化2200亩、新造林抚育3113亩、森林抚育1000亩。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强化红树林保护区管护,力争完成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400公顷;充分利用九龙山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等景点,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用心守护蓝天“颜值”。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纵深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南渡河13条支流协同治理,确保南渡河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大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完成东沟、西沟治理任务。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77%。推动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正式运营。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雷州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推动绿色新能源、绿色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进大唐电厂温排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海水提溴素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新型光伏、储能电站等绿电产业,推动远景风电、英利储能等项目绿电直供园区,带动更多出口贸易型企业落地雷州建设。推动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鼓励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促销等绿色消费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七)以办好民生实事为硬指标,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住、兜牢、兜准民生底线,让全市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加暖心、舒心、安心。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民生实事任务,深入实施我市“十件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扎实推进“双百工程”, 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站(点)服务水平。兜牢城乡低保、特困和孤儿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快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力争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00人次以上。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84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使用。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放心重点行动,实现食品抽检率达到每千人5.5批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信息支撑。扎实办好乡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增加更多优质学位;实施教育数字化创新建设项目,打造智慧校园;加快市职业教育基地项目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健康雷州行动,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深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托管市人民医院合作,整体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老年人“银龄安康行动”。争取启动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楼。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积极开展“村ba”“村超”等基层体育运动。加快推进雷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项目,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城镇燃气、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力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攻坚行动“五项措施”,全面排查整治“四口”交通基础设施,强化路面通行秩序管控和宣传警示教育,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城乡消防队站建设。开展居住小区、自建房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消防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综合应急管理和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基层防灾防震减灾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意识形态防线,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统筹推进“春风利剑2024”行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整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犯罪,重拳打击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稳步推进“雪亮工程”,提高辖区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持续开展“平安夜访”,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着力加强房地产、金融、政府隐性债务等重大风险防范。全力抓好财政收入工作,挖掘税收收入潜力,加快盘活国有资产资源,推进海岸线占补指标开发和交易,增加自然资源领域收益,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八)以人民满意度为落脚点,推动自身建设取得实效,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效能建设、法治建设、廉洁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坚持忠诚实干履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实干为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和雷州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履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群众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和统计监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勤勉廉洁履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广“四不两直”“四下基层”,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能。加大对国有资产、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领域监管力度,抓好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监督结果运用。坚持习惯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全面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守好守牢廉政底线。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勇毅前行,加快推动雷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雷州实践新篇章!

  名 词 解 释

  1.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海上新广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推动共同富裕、构建新安全格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实现“十大新突破”。

  2.九大攻坚行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教育科技提升、镇村经济提速、特色优势农业提升、补短板强基础、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法治雷州平安雷州建设、基层党建提质九大攻坚行动。

  3.四区合一: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雷州片区、湛江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雷州片区、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湛江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在雷州叠加发展的重大机遇。

  4.七通一平:指基本建设中前期工作的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的基础建设。

  5.招商服务“七件套”:熟地招商、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厂房代建、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固投奖励。

  6.龙门典型镇“七个一”建设: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

  7.“两抢一盗”:指抢劫、抢夺、盗窃(包括入室盗窃和盗窃机动车)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

  8.“三化”“三大”: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大园区扩能增效、大文旅开发建设、大数据社会治理。

  9.“双区”: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0.百库千塘万池:连通雷州半岛397座水库、1334宗山塘、10078个小水池。

  11.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12.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13.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

  14.“三横一纵”:“三横”指高铁站新区西四路与鸣泉路之间道路、鸣泉路、清端大道中与鸣泉路中间道路;“一纵”指清端五路东面道路。

  15.绿美雷州生态建设“七大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红树林之城”建设提升、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全民爱绿植绿兴绿护绿等七项行动。

  16.“双百工程”:实现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17.“银龄安康行动”:由政府统一出资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18.道路交通事故攻坚行动“五项措施”:攻坚事故多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攻坚重点车辆交通安全治理、攻坚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治理、攻坚高风险运输企业隐患治理、攻坚交通事故伤亡救治风险治理。

  19.“四口”:村口、路口、中间开口、学校门口。

  20.“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21.“四下基层”: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4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