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北海市铁山港区人民政府区长 莫华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铁山港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北海市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保持定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全区经济保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一年来,我们面临的压力虽然比预想的要大,困难虽然比预想的要多,但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54.5亿元、增长9%,高于全市3.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3%、10.6%、1.3%;规上工业增加值459.9亿元、增长11.5%;辖区产生税收129亿元、增长6.4%。是自治区唯一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彰的县区,被自治区认定为首批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以高出第二名近10分的成绩再次获得自治区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第一名,全市唯一获评“2021-2022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自治区级以上领导来铁山港区视察重大项目27次,高度肯定了铁山港区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过去一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怀着对铁山港区人民无比深厚的感情、带着对铁山港区发展强烈的责任担当,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奋战在征地搬迁、服务项目、维护稳定等中心工作一线。大家都在挥洒汗水、务实拼搏,以“干就干最好”“能快就不要慢”的精气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一年来的工作和成效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聚焦服务倾力助企纾困,实体经济稳健向好

  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攻坚升级行动,将37个全市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纳入服务清单,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推进机制,保障要素188项,解决问题424个,有效加速项目建设进程。举办“企业家日”活动5次,清单化推进解决企业反馈问题182个。深入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全覆盖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和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8600多家,解决问题500余个。举办“政金企”对接会加强政银企合作,常态化推动金融凯发k8国际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筹措5058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实施“桂惠贷”,新增贷款5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60户、降低融资成本9973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5亿元。铁山港区工业振兴特派员分队是全市唯一获评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先进集体。一年来,我们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精准落实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稳健向好。

  (二)聚焦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工业百强区再进位

  新增一道新能源、施罗泰等12家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产值62.8亿元。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729.8亿元、增长7.1%,占全市68.4%,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再次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位列第82位,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了14位。优势产业加速集聚。绿色化工产业方面,中石化丙烷脱氢中试装置建成中交,百福硝酸项目投产。金属新材料产业方面,北港新材料海洋工程用钢和稀土不锈钢生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产品填补产业链空白,中诚一期、盛昌隆项目增资扩产,中诚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60亿元的广投生态铝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方面,一道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投产,标志着铁山港区乃至北海市实现从“石英砂—玻璃—光伏”全产业链取得了新突破。高端造纸产业方面,玖龙纸业一期年产80万吨高档牛卡纸生产线项目投产,太阳纸业新增特种纸生产线以及开工建设三期工程,高端造纸产能增加至240万吨,全球最大高端造纸生产基地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新能源产业方面,广投北海电厂二期3号机组、中海油涠北管线首站等项目投产,国能广投二期、中石化成品油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向多元互补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方面,投资35亿元的华电蓝水项目启动建设,投资420亿元的金风北部湾风电零碳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641.4亿元、增长7.9%,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94.9%。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引导北港新材料、鱼峰环保等企业投入43.4亿元实施技术改造。培育“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广西绿色工厂各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各2家,广西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北海一道新能源公司入选2023年度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广西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分别获评市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三)聚焦提速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增长势强劲足

  投资保持高位运行。服务推进总投资3956亿元的67个重大项目,其中自治区统筹项目50个、“双百双新”项目23个。在建25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170.4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7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4亿元、增长28.8%,实现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85.5亿元、增长30.5%,总量占全市66.5%、增速高于全市25.5个百分点。再次获评自治区工业投资先进县区。项目建设高效推进。上门服务企业项目450多次,保障用地、用能等要素188个,国能广投二期等11个项目通过能耗审批。征地清场3921亩,搬迁1011户,摘牌供地2103.7亩,为广投生态铝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推进67个重大项目建设有序开展,顺应储能、广西燃气lng三期等23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华电蓝水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太阳纸业特种纸生产线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承载力稳步提升。投入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3.1亿元,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园综合配套项目标准厂房、三号路等园区基础设施。建成道路18.4公里、供水供气管道29.1公里、厂房1.5万平方米,盐田变至太阳纸业220千伏等3条供电线路建成投用。纬七路至七号路路段内涝整治工程完工投用。铁山港深海排放工程、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加快推进。

  (四)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招商,补链强链成效显著

  链式招商实现突破。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和海工装备等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绿色化工产业紧盯优质化工企业签约龙驹、腾龙等项目7个;金属新材料产业发挥北港新材料链主企业作用,引进海利不锈钢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11个,引进并开工建设百亿级广投生态铝项目。海工装备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发挥深远海风电资源优势,引进金风科技、中车株洲所等行业龙头企业。全员招商扎实开展。全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对接企业150批次。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外出对接企业160家,吸引客商来访考察103批次,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投资额258.9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20%以上。平台招商稳步推进。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石化联合会的平台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成功举办“石化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展望”论坛,推动绿色化工企业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协办、参加“2023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第20届东盟博览会”等招商推介活动16场,通过各类平台成功签约项目8个,龙驹、金风等7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开工进入倒计时。签约项目量多质优。新签约项目43个,计划投资591.8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2个、“专精特新”企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233.7亿元、增长27.9%,其中制造业占比74%。在自治区2023重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五)聚焦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三农”工作步履坚实

  粮食安全有力保障。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恢复耕地2062亩。在全市率先建成南康镇土地开垦项目,补充优质耕地825亩。南康镇获评市首批耕地保护激励乡镇。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大会战,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治理撂荒地5267亩。新建水稻高产示范片3000亩,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1800余万元,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成效获自治区通报表扬。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优。引进总投资6.3亿元的阳雀湖农业产业园、北部湾海鸭蛋生产基地等农业项目25个,其中当年建成投产14个。大力发展设施大棚,新建设施大棚4005.8亩,大棚果蔬种植扩大至9000亩,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1.4%、3.9%。持续发展设施渔业,新增对虾养殖小拱棚3050亩、陆基圆池409口、深水网箱60口、底播和浮筏养殖2750亩,水产养殖产量完成16.1万吨、增长8.9%,拉动水产品总量增长6.5个百分点。深海抗风浪金鲳鱼网箱养殖项目入选广西“万企兴万村”行动自治区级实验项目。培育市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亿元、增长3.5%。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硬化乡村道路33.9公里,整治隐患路面3.5公里。编制完成秋风塘、火禄、婆围等18个村庄规划。建成黄丽窝村人饮工程提升改造项目,彻底解决21个自然村4389人季节性缺水问题。彬塘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石村村获评全市首批“和谐善治红旗村”。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624万元,其中投入4500余万元发展农业产业和建设配套设施,建成营盘社区农渔贸综合市场等4个项目;发放以奖代补资金超700万元,激励1855户脱贫群众发展“3 2”特色产业。通过引导园区企业吸纳、鼓励跨省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促进3779名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实现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8万元、增长12.8%。连续四年获自治区考核评估“好”的等次。

  (六)聚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新城面貌有力改善

  创城巩卫深入推进。投入1500多万元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投入300余万元完成7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加强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政设施等方面管理,整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7600余处。施划车位6200余个,整治凌乱线缆3800余处,车辆乱停、空中“蜘蛛网”现象有效治理。投入115.8万元开展除“四害”、环境整治等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镇复审。秋风塘村、石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选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站。获得市创城办通报表扬12次、红榜6期。城镇配套不断完善。持续完善行政中心路网,纬二路(经三路至经七路段)工程建成通车,投资1338万元的经六路开工建设,投资5322.7万元的纬四路和投资3717.3万元的纬三路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优化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投资2258.2万元的行政中心片区污水提升管网工程基本完工,玖龙纸业生活区公寓楼及文体中心、向海社区体育公园、向海市场建成投用。投资2324.6万元的滨江小区140套公租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向海社区入选自治区智慧社区试点。第三产业逐步壮大。培育广西凯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拉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和大个体9家,全年在库达21家,贡献销售额8.2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进驻工业区临港中心,初步形成金融服务聚集区。着力刺激文旅消费,精心策划“梨园戏夜”等主题夜和“乐购夜港”等夜间消费活动,掀起夜市经济消费新热潮。非遗项目赤江陶工艺品“蚝香”入选北海十大特色旅游商品并获评银奖,铁山港滨海休闲游纳入北海市短途游精品线路。预计全年旅游消费9.9亿元、增长110.4%。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长2.5%。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坚决配合开展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察组交办的17件群众信访件已办结11件、阶段性办结6件。常态化开展环保执法检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4%。强化河湖“四乱”问题整治,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清理整治非法占海设施1万余亩。建成投用南康镇、营盘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南康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完成社内、黄稍、彬池等1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加强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排查整治。

  (七)聚焦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活力潜力有效释放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7.2%。推广开办企业“掌上办”,掌上办照数量排名自治区第三。全覆盖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便民服务。设立工业区企业服务大厅,推动帮办代办服务下沉前移。挂牌成立北海首个社会保险费缴费争议联合处置中心。全年新登记在业市场主体1964家、增长33.2%。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自治区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入库乃志海洋科技、南洋船舶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凯洋生物科技、石头埠丰顺养殖等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北港新材料、北港金压钢材等3家企业入选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议名单,广投北海发电、综微环保等8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广西特钢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认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全年转化科技成果44项。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港口设施逐步完善,铁山港北暮作业区7至8号、南7至南10号、石头埠作业区8至9号等泊位工程主体完工。铁山港北暮作业区9至10号、南4至南5号、啄罗作业区4号等泊位工程开工建设。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贵港—北海铁山港”“融安—北部湾港”2个海铁联运班列投入运行。铁山港公共码头实现15万吨级船舶常态化接卸。有序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铁山港启动区及铁山港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外贸企业1小时内办理接单、税费处理等流程。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铁路运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538.8万吨、增长25.5%,集装箱吞吐量74.5万标箱、增长34.1%,铁路货物到发量首次突破700万吨,达到780万吨、增长20.3%。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220亿元、增长12%。

  (八)聚焦办好实事为民解忧,群众幸福感再提升

  全年民生支出达11.96亿元、增长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7.4%。

  教育水平有新提升。实施投资4738.5万元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个,新投用中小学周转房98套。投入656.9万元购置一批教学设备。投入321万元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全区1.2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吃上营养餐。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分别增长110%、10.7%。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93.01%、100%、99.8%,创历史最好水平。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工业区人民医院门诊正式开诊,投入360万元建成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并与市人民医院合作建成医联体、共建体检分中心和血液透析专科联盟。划拨2850万元保障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供地。区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项目加快推进。营盘镇、牛根芦村、石头埠小学等9个乡镇、自然村、单位获评自治区卫生先进。营盘镇卫生院获得自治区卫健委、中医药局通报表扬。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举办古装粤剧、文艺精品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乡村进社区64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排球、广场舞等体育赛事活动,兴港镇南乐社区代表队获“农垦杯”第七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总冠军。《海上丝路》等文艺作品获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一等奖。营盘镇黄稍村农家书屋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南康扎花灯技艺等4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社会保障兜底暖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66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目标任务以内。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3%,报销金额1.3亿元,惠及24.4万人次。加强居民养老保障,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4006.4万元、惠及22.4万人次,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资金6772.1万元、惠及1.2万人次。抓好困难群体救助帮扶,落实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策资金3433.9万元,救助群众8.8万人次。建成南康镇、营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359.8万元改善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条件,社区和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九)聚焦守牢筑稳安全底线,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刑事警情零发案230天,多项打击犯罪工作经验获自治区公安厅刊发推广。区镇两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受理群众诉求1万余件,办结率98.2%。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8件,调处成功率99.7%。加大欠薪治理力度,帮助3040人追回被拖欠工资2697万元。发放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助金736.6万元,有效解决多年群体性上访问题。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自治区111个县(市、区)第一方阵、全市第一。秋风塘村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安全防线有力筑牢。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石化产业园安全风险整治提升,筹措4亿多元推动安全风险等值线居民搬迁工作,启动建设投资4601万元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园区风险评估顺利通过国家应急部复核验收,风险等级达到c级。深刻汲取营盘珠芗超市坍塌事故教训,依法依规拆除隐患房屋超1万平方米。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补齐乡镇消防队伍装备短板,成功处置应对7轮强降雨、4次台风等自然灾害,“迅速处置河堤决口险情”入选自治区防汛成功避险6个典型案例之一。全年安全生产事故及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继续实现“三下降”,县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级。

  一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提案54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实行预算精细化管理,年中将尚未形成支出的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10%,“三公”经费下降10.4%。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开展政府系统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范,推进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51个审计项目,促进增收节支及上缴财政资金1581.8万元。

  与此同时,我们统筹推动各项事业协同发展。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防海防、消防救援、港澳台侨、民族团结、宗教事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尊老爱老、扶残助残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顶住了下行压力、守住了风险底线、实现了预期目标。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众志成城、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长期关心支持铁山港区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驻区各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看到当前发展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工业产能释放不足,市场复苏偏缓,稳增长仍存在压力;项目建设面临能耗、用地、用海等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力不强;重大项目征地搬迁群众安置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离人民群众要求还有差距;政府系统少数干部主动担当、创新意识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加快思想破冰、问题破解、发展破局,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积极主动融入“一区两地”建设,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按照市委“稳、准、变、活、实”要求和区委“12510”发展思路,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工业强区建设新局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经济增长新支撑

  全面推进临港产业集群强链,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强总量,夯实“稳”的基础,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830亿元。

  绿色化工产业向聚烯烃、高端树脂、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产业迈进,积极引进索里思化工新材料、绿色甲醇等一批项目,推动腾龙、龙驹、金科贵金属等项目尽快开工,推进建滔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加快落地,加快建设金海化工、中石化成品油储备基地等项目,推进巍翔新材料项目早日建成、顺应储能项目早日投产并启动二期项目。金属新材料产业促进北港新材料与美锦能源、东方电气合作成功,加快实施能源优化及原料保障技改等一批项目,拓展生产400系及高端优特钢材料,实现新产品迭代升级;依托北港新材料在产业链上游的产能优势,签约引进卓恒、永盛不锈钢等一批不锈钢深加工项目,推进海利不锈钢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推动产业链向不锈钢型材、板材、制管等高端和下游领域跃升;铝产业方面加快签约云南九州昊成290万吨/年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广投生态铝项目建设,同步启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电解铝项目,发展从原铝到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推动一道光伏组件项目满产达产,亿钧耀能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拓展石英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产业向硅基新材料延伸。高端造纸产业推进黄金叶项目开工建设、玖龙纸业和太阳纸业三期项目加快建设、维美德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太阳纸业木糖、纤维素等高端产品研发,注重聚集下游深加工及供应链布局,重点引进纸制品深加工和造纸化学品项目,确保高端纸业投资接续有力。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国能广投二期、lng三期等重大项目,推进广投北海电厂二期、lng二期、中海油陆地管道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推动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清洁煤电、储能等能源项目协同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推进华电蓝水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打造导管架、海上升压站、大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开采平台装备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推进金风科技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建设整机装备制造和出口基地及5万吨级海上风电配套码头,同步引导打造集风电制造、海工装备、运维、培训、出口全产业链的“五位一体”北部湾风电零碳产业基地。推动年产100台套海上风电整机的中车项目早日落地。开展海工和风电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招商,跟踪上海电气和金风下游配套产业项目洽谈,逐步推进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二)致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有效投资新动能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保障要素供给,积蓄“进”的动能,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超210亿元。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健全项目大帮办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完善各部门各环节无缝对接、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窗口期,推动用地用海报批、环评能评等环节持续提速。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抓好征地搬迁工作,征地清场3000亩、搬迁400户,保障新增项目用地需求。“零容忍”打击项目范围内的抢建违法行为,推动《铁山港区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补偿安置规定》出台实施,及时妥善安置搬迁群众。

  持续补齐园区短板。推动工业区控规获批,启动管廊管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工业区固体物料环保料场、原水供水管道改扩建工程、110千伏川江变电站外线线路等项目建设。实施四号路、七号路等易涝点整治,建设六号明渠、七号路新增暗渠等项目,彻底解决园区排水难问题。加快建设滨海大道、a5深海排放管、四号路临时停车场,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多措并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等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聚焦政策取向、市场导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中集等优质项目纳入“双百双新”项目和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广投生态铝一期、lng三期等26个在建重点项目,推进渤海二期、龙驹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维美德、华电蓝水(一期)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

  (三)致力推进乡村振兴,焕发农业农村新面貌

  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田长制,严厉打击乱占、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动巡田、巡林和巡河“三员合一”,提高巡田护田效率,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全力谋划抓好5600亩早稻种植,保障全年粮食播种8.5万亩、产量2.6万吨以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94万亩。力争整治撂荒地3950亩以上。抓紧建设南康东、西干渠清淤修复工程项目,推进青山头水闸、谢家河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新增果蔬大棚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00亩,力争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长4.6%和6.5%。推广深水网箱养殖、陆基水产养殖和小拱棚养虾等设施渔业,持续振兴南珠产业。推进屠宰场和仓储冷链加快建设、塘仔村肉牛养殖场投产,引进的北部湾海鸭蛋—铁山港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加速落地,培育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农业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质企业,确保每个镇全年引进农业项目4个以上,计划投资超1亿元。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培育自治区级以上、市级和县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12家,不断提升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接力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养护工程6公里,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桥梁陈村桥重建项目,新建乡村道路24.2公里、安装太阳能灯420余盏。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扫管龙、彬塘和大树岭等3个自治区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盐灶等1个自治区级乡村建设提升村,以点带面提升我区乡村建设水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联农带农作用,支持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搭建企业招工平台,稳定和扩大脱贫人口就业,促进更多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增收,确保2024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继续获得“好”的等次。

  (四)致力抓好招强引优,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坚持招大商、招优商,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补强产业链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推进精准靶向招商。深入开展“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和海工装备等产业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加大力度引进“四类500强”“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做足产业前瞻性研究,确保引进更多符合发展定位的优质项目。加强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全国知名行业协会、机构合作交流,瞄准珠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区域,高质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持续优化招商方式。持之以恒开展“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认真谋划开展场景招商,以光伏及硅基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海上风电等重点产业为切口,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始终保持工作黏性、韧劲,紧跟项目“不降温”“不松劲”。力争新签约项目30个以上,备案投资总额超240亿元;项目投资完成额150亿元以上;“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2家及合作项目2个。

  (五)致力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形象

  高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产城融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整体面貌。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加强行政中心片区配套建设,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大力推进区实验学校扩建、区第七幼儿园向海分园前期工作。推动纬二路(经一路至经三路段)、经六路等道路竣工投用,积极推进纬三路、纬四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完善临港产业园配套一期项目供电、末端雨水排放等配套设施,保障回建区搬迁群众安心入住。加快推进南康示范集镇建设;推动营盘农渔贸市场等项目建设;推进滨江小区公租房项目竣工投用,北暮作业区1至10号泊位生产配套用房一期项目加快建设。打造5个村容村貌整治示范村,实施农村危房、背街小巷改造,大力提升乡村面貌。配合北海市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争取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扎实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道路运输、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管控,力争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8.4%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推动镇级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紧抓南康江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入库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预储备项目时机,加强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监管,从严从实抓好取土点复垦复绿工作,严惩矿产资源非法盗采行为。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落实北海市2024年服务业促增长“比学赶超”计划实施方案,指导经营主体踊跃参加各类促消费主题活动。积极打造南康夜市消费街,示范带动夜间经济集聚发展。逐步完善联结城乡的物流、农村电商、农贸市场网络,推动凯森物流三期开工建设,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积极谋划风电产业运维、不锈钢产品、北部湾区域lng贸易结算中心等,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启洋矿业、泽通贸易等6家优质商贸企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上限入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六)致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围绕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部署要求,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重要领域改革,打造更优更高效的营商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自治区“全链通办”“微改革”,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系统平台一体化和“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加快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标准逐一达标,争取工业区早日提格。加快接收铁山港区工业仓储项目规划管理权限,提速工业仓储项目审批时效。扎实推进“三块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统筹抓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领域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4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3家以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项以上。鼓励信义玻璃、新鑫能源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太阳纸业、鱼峰等2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北海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红土镍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梳理编制惠企政策清单,健全政策直达直享机制。持续强化政企银联动,推动“桂惠贷”服务企业扩面增效。落细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动机制、服务企业攻坚升级行动,深入开展“企业家日”活动,健全企业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办不成事反映,推动高效、便捷服务成为招商“金字招牌”。对标新一轮评估体系,打造营商环境更多工作亮点。

  (七)致力促进对外开放,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

  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抢抓用好现有政策机遇,做实“融”字文章,奋力走出高水平开放发展新路子。

  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合湛高铁、铁山港向海大桥、铁山港国际多式联运中心等交通设施项目。推动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北暮作业区南4号南5号、石头埠作业区19号泊位、5万吨级化工码头等项目,建成投用北暮作业区南7号至10号、石头埠作业区8号9号泊位,推进铁山港15万吨级lng码头、固体危化品码头、集装箱专用码头、液体化工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促进北海港提效降费优服,推动港口吞吐量持续稳定增长。积极争取开通国内国际重要集装箱航线,提升互联互通便利度,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贸易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配合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和自贸试验区北海协同发展区建设。以打造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力争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家、协议投资额6亿元以上。鼓励渤海农业、太阳纸业等企业扩大粮食、纸浆、木片等大宗商品进口,推动液化天然气进口回流实现突破。一对一精准服务玖龙纸业等15家有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突破240亿元、增长10%。

  (八)致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群众生活新期盼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全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南康中学学生宿舍楼项目及鹿塘小学等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推动黄稍中学学生宿舍楼、区第七幼儿园向海分园等一批教育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着力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营盘镇卫生院综合业务大楼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工业区人民医院与北海市人民医院合作建成市人民医院体检分中心,让群众就近快捷享受到三甲医院专业的医疗服务。稳步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管理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农村服务“网底”。

  积极发展文旅事业。挖掘好白龙珍珠城、南康老街等特色故事,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发展工业旅游业态,规划精品旅游路线,推动创建铁山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及文化下乡活动,积极组织村“ba”等体育赛事活动。搭建非遗传承展演平台,挖掘创造更多曲艺、舞蹈等文化精品。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保障,统筹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引导更多工业企业吸纳本地群众就近就业,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下达范围以内。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兴港镇养老中心建设和家床建设、上门服务两个养老项目,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享尽享。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7%以上,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及农村低保对象100%参保。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特困家庭、农村留守人员,精准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扎实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九)致力加强平安建设,开创安全稳定新局面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稳”的防线,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精细化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实“7 3”重点领域消防安全集中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石化产业园安全风险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化工实训基地、公共管廊等建设和园区居民搬迁等工作,建成投用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等设施,推动化工园区逐步实现封闭化管理。大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强降雨、台风和高(低)温、地震等极端灾害天气和森林火险等防御应对。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危旧房屋的监测和管理。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市场销售、餐饮服务等全链条全过程监管,配合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

  全力守护社会安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走私偷渡、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一站多能”服务企业工作站,构建现代化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珠事善解 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人民、司法、行政“三调联动”,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争取创建成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加强灾害事故领域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基层消防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筑牢社会稳定防线,不断擦亮铁山港“广西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金字招牌,力争全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稳居自治区第一梯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铸牢政治忠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更好转化为推动铁山港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央、自治区、北海市和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坚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作为推动铁山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知灼见。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提升政府效能。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把真抓实干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干就干最好”“能快就不要慢”的勇气魄力,全力推动更多工作走在全市甚至自治区前列。全面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部署,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强化督查问效,实行动态跟踪、全程监管、预警提醒、闭环管理,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永葆清廉本色。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抓好清廉铁山港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我们要真正习惯过“紧日子”,牢记财政的钱就是人民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坚决压减不必要的支出,严厉惩处大手大脚、挥霍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上、用在老百姓身上。

  高效抓好落实。我们要以不折不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不推诿扯皮的担当,敢作善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杜绝部署工作不落实、落实不及时不汇报的现象。激励主动担当,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深入一线谋发展、促攻坚、抓落实。

  各位代表!砥砺奋进新征程,实干担当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工业强区建设新局面。

  名 词 解 释

  1.“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5.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6.“十四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7.“企业家日”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政府、企业对接活动,建立政企长效常态化对话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助企纾困,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8.“政金企”对接会:“政”指各级政府,“金”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企”指市场主体。政府牵头搭建金企对接桥梁,推动金融资源直达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精准支持当地企业。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参与的金企对接渠道和督办协调机制。

  9.桂惠贷:2020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桂惠贷”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统筹全区各级财政资金,每年安排40亿元,对辖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发放且符合条件的贷款按照2或3个百分点利差比例进行补贴,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每年投放约200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推动市场主体融资覆盖面显著提升。

  10.“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企业规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

  11.“四类500强”企业:在广西区内没有注册过新公司的世界500强、民营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企业。

  12.“双百双新”项目:“双百”项目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13.五大主导产业:指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造纸、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及新能源五大产业。

  14.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15.万企兴万村:是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统一的工作品牌,也是“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接续升级。

  16三类重点群体: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边缘易贫户。

  17.“3 2”特色产业:我区遴选糖料蔗、根茎薯芋类、花生、豆类、鸡“5”种特色产业,引导和指导脱贫户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发展的产业,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18.除“四害”: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19.“十百千”示范站: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在全区打造十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百个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千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

  20.“四乱”整治:是指清理整治河道治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

  21.掌上办:依托移动端广西政务服务“一窗通”平台,通过“智桂通”app等方式,实现营业执照在手机上申报,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2.一枚印章管审批:根据“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统筹整合乡镇(街道)各类审批(服务)资源,在整合现有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审批(服务)机构,使用一枚印章即“乡镇(街道)审批(服务)专用章”,办理乡镇(街道)各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23.纠治“四风”:指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4.“一区两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25.“12510”发展思路:铁山港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即扭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条主线,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这两个目标,壮大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纸、新能源这五大产业,实施项目建设、补链强链、征地搬迁、营商环境、园区提档、现代物流、能源供应、绿色制造、产业创新、产城融合这十大工程。

  26.“四不摘”要求:脱贫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7.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非农化”是指不能在耕地上从事非农业活动;“非粮化”指耕地不能用于种植粮食以外的任何用途。

  2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9.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指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30.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31.河长制:由市、县、乡镇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辖内河湖水域的“河长”,负责组织领导属地内河湖的管理和保护治理工作。

  32.湾长制: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

  33.林长制: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

  34.田长制:是指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35.“比学赶超”计划: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的计划。主要包括促进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服务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等内容。

  36.“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37.全链通办:是一种办事领域覆盖齐全、办事链条周期完整、办理过程便捷畅通的模式,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自治区出台的方案,计划推进业务、标准、服务、数据、区域、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全链通办”。

  38.微改革: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群众、企业办事的便利度、获得感,推出的“深化简单事项‘免证办’”等服务。

  39.“三块地”改革:指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40.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41.大个体:达到限上规模的个体工商户。

  42.“八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43.“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44.园区风险等级:国家应急管理部《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将化工园区划分为a、b、c、d四类安全风险等级,其中a类为高风险,b类为较高风险,c类为一般风险,d类为较低风险,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化工园区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分级分类精准监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0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