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对表“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埋头实干、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较好完成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6%,税收占比达9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集中精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累计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7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292亿元,同比增长6.7%。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以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造提升秦淮ip影响力,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4%,全面达超疫情前水平;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美团、携程、新东方文旅等平台企业区域总部相继落地。拓展金融新业态,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贷款规模超300亿元;汇鸿汇升qdlp基金获批启动;助力37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8亿元;莱斯信息在科创板上市;全年实现金融业营收1150亿元,同比增长12%。瞄准新兴产业持续发力,与上汽集团等一批链主企业推进战略合作,物联网产业实现营收超200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达50亿元。持续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都市工业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4.9%;新增亿元楼宇2幢。

  创新动能加速提升。创新格局持续完善,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成立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秦淮分中心,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通过省级认定,全年新增硅巷载体17.4万平方米。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南航、五十五所通过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4家企业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90家,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202家,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成立秦淮区“校地企”人才引育战略联盟,引进国家重点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3人、市“创新型企业家”9人,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2个。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莱斯信息、晨光集团相关技术入选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典型案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70件,2项专利获得南京专利金奖。白下高新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秦淮创成省级科普示范区。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校场大道以北商办中心等15个区级以上项目全部按序时开工,天安数码城二期等17个项目竣工,新增产业载体41万平方米;佰汇广场全面复工,中航科技城教育、科研地块开工,新华社地块初步具备挂牌条件;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引进希尔顿大中华区财务共享中心、中冶天工、星辉新能源等23个总部项目;引入和成显示先进制造业项目,实现全区首单“工业上楼”。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2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89亿美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注册数、开工运营数均列主城第一。

  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出台扩内需、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推进实施“小店计划”,累计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减免国有经营性用房租金1800万元。优化消费产品供给,推动“老字号 新零售”融合发展,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460余场,引进商业首店、旗舰店93家,新增特色消费场景214个,建成11个社区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五老村社区(科巷)入选商务部优秀案例;熙南里被评为第二批“江苏省示范步行街”;放心消费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组织南钢国贸、汇鸿中天等贸易企业抢订单、参展会,全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6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4%。

  二、坚持全域谋划、统筹部署,城市面貌提质焕新

  统筹老城保护和新城开发,精细化组织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和人居环境改善,区域功能品质优化升级。

  老城更新焕发活力。攻坚老城民生短板,稳步推进有温度的城市更新。14个居住类有机更新项目已开工9个,石榴新村a分区6幢住宅楼全部封顶,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启动市政管线建设;仙鹤里等18个老旧小区完成整治出新,惠及居民4615户;中央商场空间改造、南台巷活力街区等7个项目纳入省市城市更新试点;“存量更新提质增效”的秦淮经验获得自然资源部肯定,秦淮获评全国首批全市唯一“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观泓雅苑2729套共有产权房全部交付,杨庄北侧、中牌楼安置房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01套;全区317户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家庭全部安置到位,喜圆“住房梦”。

  新城功能日臻完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承天大道、绕城匝道等32公里骨干路网开通启用,广洋路、汇秀路等12条支线道路竣工验收,机场大道、承天大道绿化带全面建成。公建配套加快推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竣工交付,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校场一路公交综合体即将交付,大明路东侧、国际路2处社区中心以及富华路学校、广洋路幼儿园等4处教育配套全面开工。综合管廊、道路桥梁、公园绿地、水体泵站等公用设施全部纳入数字化管养平台,“智慧之城”新模式被评为南京“十佳”低碳应用场景。

  城市建管精益求精。完善城市路网交通,冶修一路等3条道路建成投用,疏解集庆路—殷高巷路口等4处小微堵点。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童卫路口袋公园、鑫运路儿童友好公园建成开放,来凤里小区运动广场等11处微更新项目加快实施;完成胜华路、蓝旗街等36条道路街巷环境综合整治,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秦淮段基本成型,高桥门节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入选省海绵城市优秀案例。开展全时段综合行政执法,解决群众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21万件次。盘活存量资源,化解停车难题,新增公共停车场21处、停车泊位2880个、公共充电桩122个。完成观门口北村、四方巷2处积淹水点改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8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