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产融合壮大特色产业。树立大食物观,大念“山海经”,推动农业大市加快向农业强市迈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化“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播面积134.9万亩以上,不断丰富“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深化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施“八个一”工程,市县联手持续实施“国鱼计划”和“三茶融合”、食用菌、太子参、果蔬等专项,推动优势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全链条升级。实施种业振兴计划,支持开展地方特色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加快建设市农业种质资源库和水产、蔬菜等种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设施农业,加强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健全“一县一节庆”农业品牌特色推广机制,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两品一标”26个,加强品牌的保护、开发、运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发展乡村民宿、农耕体验等乡村小微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
坚持家园共造深化乡村建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围绕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裸房整治,完善乡村电网、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成“四好农村路”290公里;持续完善防疫、养老、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确保标准版、提升版村庄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0%、30%以上,新创建“五个美丽”示范点8000个,全面建成百个金牌旅游村。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服务水平,深化“一书记三大员”制度,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快“互联网 ”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
坚持统筹发展“老少边岛”和特色示范乡村。乡村振兴,“老少边岛”一个都不能少。加大老区基点行政村、少数民族村和边远村庄政策、资金、项目倾斜支持力度。实施海岛振兴计划,建成一批入岛码头、环岛公路、供水水库、风光充储微电网和数字便民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发展海岛渔业、海岛旅游等产业,打造一批生活美、生产美、生态美的“和美海岛”。加强试点示范引领,围绕“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推行“跨村联建、产业联创”,持续推进7个县、12个乡镇、110个村的省级试点,力争新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75个,串点连线成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突出先行先试,在探索“宁德方案”上持续发力。改革开放是宁德从沿海“黄金断裂带”到福建“新增长极”华丽转身的“金钥匙”。我们要继续大胆地改、勇敢地试,努力打造宁德改革开放的新窗口、新通道。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出新出彩。积极争创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改革,积极开展“蓝色银行”试点,扩大信用村镇等创新典型覆盖面。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拓展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农房资源流转。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制改革成果,统筹实施一批可持续的村财增收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推进国资国企“优结构促发展”综合改革,支持市属国企参与主导产业、“四大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推动资产归集、主业归位、产业归核,提升国企竞争力。
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创优创先。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优专项行动,对标服务世界级企业标准,从制度、流程上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打响“宁德服务”品牌。深化“局长服务日”机制,加快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建成投用工程审批管理、电子证照等5个平台,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应用,打造标准统一、智慧便捷、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多测合一”、联合验收“一口受理”、高频事项“一站式”通办,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免申即办”“掌上办”。
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提级增效。发挥漳湾口岸开放优势,加快港口连片开发,推进漳湾铁路专用线前期和漳湾、城澳、坪岗等作业区8个泊位建设,深化杨岐作业区对外开放前期。争取承办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优势农业领域国际国内行业年会、高峰论坛活动。持续深化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交流合作。拓展与港澳交流合作,加强海外华侨华人回乡省亲、投资兴业等服务工作。深化拓展宁台文化、信俗、宗亲、青少年等方面交流,办好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积极推动国际友城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宁德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先行示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打造践行“三库 碳库”生态理念示范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抓实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确保大气质量和流域水质保持优良。着力构建“大水务”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水源保护、供水建设、生态补水、污水治理和入海口整治,加快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深化闽东大水网建设专项行动,攻坚推进湖库连通等引调水工程,开工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市第三水厂10扩20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5个。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植树造林13.5万亩,力争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坚持“除、用、管”一体,全面完成互花米草清除,建立分类管护机制,打造一批湿地景观公园、红树林文化研学村、海上文创走廊。加快闽东森林城市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实施“蓝碳”“绿碳”增汇工程,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深化“电动宁德”建设,倡导推广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让低碳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