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2日在新沂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李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沂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极为难忘的一年,是戮力同心、克难奋进、逆势向上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勇挑重担、敢扛重责,经受住了叠加交织的风险考验,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较好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争第一、创唯一,拼出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和徐州平均水平。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5%,位居徐州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亿元(还原留抵退税后53亿元),同口径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万元、2.4万元,增长6.3%和7.8%,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支撑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5%,位居徐州第一。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00亿元,增长40%。工业用电量28.2亿千瓦时,增长7.8%。工业投资341亿元,增长12%。服务业逐步复苏。全市服务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4%;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730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8%。进出口贸易额128亿元,增长1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和21%。“枢纽经济”发展加快。公路港物流园、新沂港物流园等15个重点运营平台,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增长4.5%。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般贸易额3.5亿美元,“保税 中欧班列出口”突破1亿元。

  一年来,我们抓项目、促转型,积蓄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坚持项目为王,大干快上。重大项目接续突破。成功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6亿美元的韩国晓星碳纤维是徐州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产业基地是徐州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仅4个月,从建设到投产仅1年多时间,创造了“新沂速度”。中新钢铁特钢板材、中清光伏电池、水性超纤、上菱电器等项目全面投产。科隆新能源、卓邦新能源、晋控煤基新材料、金藏膜碳酸锂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徐州“765”签约、开工、投产分别认定项目89、80、68个,完成数及完成率均位居徐州前列。转型升级步履坚实。年度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7个,完成投入118.6亿元,星诺医药原料药、鲁花高端食用油等40个项目实现投产。利民化学、永诚化工、维尤纳特等农化企业加快向电子化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产业转型,华信新材、伟业铝材等企业加速向高端环保新材料转型。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增规上战新企业3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92亿元,增长32%。经开区获批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锡沂高新材料研究院获批苏北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智改数转”项目187个,累计建成18家省级智能示范车间,获评徐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8家,均位居徐州第一。

  一年来,我们强功能、塑形象,提升了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持续推动城市扩能提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实施153项城建重点工程,文博广场、双子座、妇幼保健医院等重点项目主体竣工,中专校“三场一馆”、体育场改造等重点工程投入使用。铁路物流园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潍宿高铁完成可研评审,通航产业园获评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毛林大桥建设加快,完成人民路、新安路等道路改造,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完成棚户区动迁25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7626套,棚改工作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投资1.1亿元完成钟吾巷、同创巷等8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教师新村、服装厂宿舍等40个老旧小区。着力化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新建街头游园5个,新建、改建绿地面积约16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1%,“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获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苏北第一名成绩通过初审。完成绿化造林2.2万亩,增加湿地保护面积2900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5%。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10公里,铺设污水管网主干管9公里,检测修复老旧管网65公里。“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窑湾镇水系连通工程”2个项目获批国家“山水工程”。

  一年来,我们拓空间、增收益,激发了乡村振兴的生机活力。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效。投入2.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9.2万亩,粮食总产量14亿斤以上。1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获批全国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和首批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新增“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6个,获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切花菊出口量保持全国县级第一,建成全国最大的鲜食毛豆交易集散地。绿美乡村宜居宜游。实施农房改善项目23个,改造农村低收入户危房406户,以徐州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省农房三年行动考核优秀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户厕3.2万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5个,创建省级幸福河湖28条,建设生态河道190余公里。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绿美示范村庄30个,新增美丽宜居村庄119个,累计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数量居全省第七、徐州第一。马陵山镇花厅村、草桥镇堰头村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率先在徐州实现燃气“村村通”,实现城乡用气同网同质同价。强村富民互促互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338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实施“村企联建”“三乡工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村全面消除,超30万元的村172个,超50万元的村87个。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放补助资金3811万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5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