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2日在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王少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8亿元,增长7.9%。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入围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1]。

  一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快速高效处置疫情。强化部门协同、区块联动,抢抓“时间窗口”“点对点”精准处置区内局部疫情,努力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先后组织医务人员129人次驰援国内风险地区,上万名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公安干警辅警、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全区群众众志成城、同心抗击疫情,以暖心服务彰显城市温度。多措并举提升能力。深入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应急处置能力清单要求,建成健康驿站3处、储备隔离房间6642间,方舱医院、洗消中心建成投用。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达9万管。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98.6%,60岁以上人口接种率超96%。优化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上级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精准施策促进防控政策平滑转换。注重常态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管理。积极应对疫情新形势、新变化,持续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设置发热门诊7处,加强医药物资储备供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二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用好国家、省市政策工具箱,制定出台“48 7条”惠企政策[2],推动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超50亿元。完善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落实“一带去、三带回”举措,破解产业链、供应链难题,规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复工复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应税销售分别增长8.5%、3.5%。工业用电量增长5.3%。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增幅35.2%,全市第一。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企业“升规升高”“数实融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6.1%。新增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95个、省星级上云企业35家,恒科新材料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达矽钢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乐尔环境、华存电子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海星电子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示范企业1家,甬金金属通过“江苏精品”认证。建筑业产值2380亿元,8家建筑企业入围省百强。宏德股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帕科医疗新三板挂牌,资本市场通州板块再添新军。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组织“南通州·欢乐购”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社会消费平稳复苏。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完善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新增亿元楼宇1个。

  三是项目建设加快突破。项目引推质效提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优化重组招商队伍,百亿级高德电子、康辉新材料、50亿级康源电子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新注册重大项目52个,总投资超450亿元。推行项目建设“定期观摩、专班推进”机制,新开工重大项目19个,四方冷链装备等17个省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力三期竣工投产。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66条举措,打响“万事好通·周到有解”服务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企业注册半日办结率超95%。创新实施预先审、承诺制项目审批模式,“拿地即开工”试点破题,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系列措施,优化“双创”环境,引培高层次人才94名。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0项,新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家。成功举办第十八届高洽会,承办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发挥知识产权“驱动力”,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20件,增长9.5%,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1件,知识产权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1项,江海电容器获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载体功能有效增强。高新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汽车零部件产业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元器件产业入选省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通科科技企业孵化器跻身“国家队”。系统谋划“二级载体平台”[3],推动镇级工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优化整合,加速构建“1 3 n”产业承载体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产业项目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快腾笼换鸟,盘活存量闲置用地542亩。

  四是城乡统筹纵深推进。交通枢纽提速提档。加速融入南通“好通”发展格局,有力保障北沿江高铁、绕城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西站大道高架、江海大道东延全面贯通,金沙湾大桥建成通车,轨交1号线开通运营。通吕运河、新江海河航道整治加快推进,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高质量开展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4]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拓展至165平方公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区级城建重点项目40个。实施景怡花苑、市民广场等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安置及保障房项目30个,为8个小区加装电梯25台。“瓶改管”“瓶改电”1.9万户。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750个。获评省首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市、区)。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加强背街后巷整治,城市管理日趋精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特色农机化水平达72%。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16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省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获批建设。加快“三美一高”[5]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6条76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4万户。深入实施区域治水工程,区域治水覆盖率超50%。新建“四好”农村路15公里、改造农桥11座。第二批24个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加快建设,徐园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因村制宜壮大村集体经济,9宗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成交,“整村授信”服务实现全覆盖,村均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