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统筹发展和安全,找准找实打造新时代辽宁“六地”着力点,锚定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目标定位,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以落实省“八大攻坚”任务为主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向上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创造性实践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愿景变成美好现实。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7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三驾马车稳增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建设。持续落实“项目年”制度性安排,以项目集聚资源要素、推进产品迭代、带动产业升级。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89个、总投资1200亿元。强力推进央地合作,开工建设投资100亿元的海上风电、投资52亿元的大鹿岛海洋牧场、投资41亿元的风电装备制造、投资38亿元的金山热电二期、投资20亿元的海底电缆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本钢不锈钢硅钢生产线、五一八大型墩锻曲轴等工业项目,本桓宽高速、兴边沿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安东老街大街区、万物象冷链物流等商贸流通项目。围绕上级利好政策,谋划包装丹通高铁、抽水蓄能电站等500个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紧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地区,主攻央企国企、百强民企、头部企业,突出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主题招商,靶向招引龙头型、支撑型、链环型项目,确保内资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活跃消费市场。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发放惠民消费补贴1000万元,开展15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稳步扩大大宗消费,办好汽车嘉年华和房交会,支持新能源汽车、商品房、智能家电、成品油等消费。巩固提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果,鼓励电商、物流、供销、快递进农村,共享共建共配物流渠道、设施和网点资源,推动农村快递末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加快建设电商抖音小镇,举办电商直播节,拓展小浆果、水产品和服装等特色产品电商销售渠道和销售规模。开展餐饮消费专项活动,举办“丹东味道”饮食文化节,评选丹东名菜、名厨,推出丹东地标美食,打造美食之都。
做大外贸出口。实施外贸提质专项行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覆盖面,支持哈曼科技、九三大豆等102户重点企业进出口,做大二手车出口业务,优化国际营销体系布局,加大海外仓建设和补贴力度,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组织外贸企业参加拉斯维加斯纺织服装展、俄罗斯汽配展和辽宁出口商品大阪展等国际展会,办好第二届中国(丹东)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强化出口转型基地引领作用,推动纺织服装基地晋升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创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抢抓向北开放机遇,扩大对俄汽车零配件、仪器仪表、新能源汽车、水产品等领域贸易,提高市场份额,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
(二)聚焦新型工业化调结构,构建具有丹东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科技创新赋能。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积极融入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5户。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实施育成中心能力提升工程,加快辽宁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机电学院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丹东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凤城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强化人才引育,深入开展“鸭绿江英才计划”和“万名学子留丹来丹”专项行动,引进“带土移植”团队10个、高层次人才10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400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优势产业建设仪器仪表、生态环保功能纱线、高端智能制造等中试基地,新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0个,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百企百亿技改行动”为抓手,用好技改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海合谷智能化生产线、金光辉鸿精密制造等技改项目105个。抓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丹炭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通电子ptc电阻数字化生产线等41个重点项目。抓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研发智能传感器、智慧交通感知等26种关键产品,打造全国仪器仪表传感器产业基地。投入1000万元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个和典型应用场景100个,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建设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市。抢抓全省建设万亿级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机遇,支持孔雀手表、凤城老窖、光华酿造等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提质升级柞蚕丝绸产业,推动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力争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优化矿权设置和采选工艺,发展精细加工,推动硼、镁、金等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