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7日在铁西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铁西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忠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以来工作回顾

  四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施一系列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防风险的重大举措,在爬坡过坎中攻坚克难,在动能转换中蓄势奋进,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坚决扛起“东北振兴、铁西先行”的使命担当,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驱动能力日益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城区跻身“中国百强城区”,经开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19位,圆满完成本届政府各项工作任务。

  (一)这四年,我们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1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同比增长7%,年均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5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比重34%,工业经济规模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363.7亿元,同比增长10%,年均增长13.9%,其中,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5.5%,年均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37.3亿元,同比增长8%,年均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实际到位内资1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47元,同比增长7%,年均增长5.2%。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占比由2017年1:65:34调整为1:6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2家,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2%,以宝马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投资规模达到80亿欧元、本地配套率25.2%,生物医药产值突破1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红梅文创园成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西红市”夜市荣获东北地区唯一“夜莺奖”,铁西区位列“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东北地区榜首,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区域”。农业总产值16.5亿元,累计建成11.1万亩高标准农田。民营经济总量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三生制药、来金汽车跻身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2%。

  数字经济基础不断夯实。新建5g基站2034个,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华晨宝马铁西工厂5g传输项目成为宝马集团全球首个5g应用场景,中德园“双千兆”示范产业园[1]加快推进。“星火·链网”超级节点[2]正式落地,2个龙头企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顺利实施。沈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正式启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实现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开工建设,全国首家新型工业网络实验室正式签约,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体验中心、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东北分联盟授牌成立,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投入使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建成开放,中德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交流会、腾讯电竞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成功举办。工业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清华紫光、sap等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9个,建成智能工厂(车间)52家,上云企业突破200家,三一重工灯塔工厂加快建设,阿里工业云等5个数字产业项目落地,“沈鼓集团数字化车间项目”被工信部遴选为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华晨宝马、赛轮集团荣获国家工业互联网 精益生产大赛一等奖,铁西在数字赋能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这四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振兴发展的动力活力持续迸发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承诺制审批入选全国百佳案例。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一网通办”网上实办率由78.2%提高到97.8%。推广“云勘验”“云评审”服务,工程建设审批时限压缩42.7%。中德园先行先试开展区域评估。宾馆、药房等5个行业在全市率先实现“一证准营”。中德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仲裁院正式运行,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德园工作室挂牌。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63.4亿元。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一联三帮”等活动,解决企业诉求3600余件。新增市场主体3.3万户,年均增长3.6%。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合署办公,开发区改革打破体制“坚冰”,在全市率先建立“管委会 平台公司”运行模式,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效能凸显,“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初步建立。中德开市场化推动区域快速发展的作用凸显,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a。中德发市场化招商作用充分发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余个。东药集团、北方重工混改成效明显,机床集团成功实现战略重组,沈鼓集团成为全国国企改革“标杆企业”,厂办大集体、僵尸企业处置等国企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实现国资收益16.2亿元。执法、环卫等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3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