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稳定发展。载货汽车5438辆,载货汽车89239.86吨位。

  邮电通信业稳中有降。全区实现邮政业务总量6070.63 万元,下降5.5%。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2.22万户,同比增长0.9%;互联网用户累计达到17.36万户,同比下降7.4%。

  旅游业稳中有升。铁道游击队景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28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为21.5亿元。

  十、财税、金融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22亿元,增长10.0%。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下降38.9%,企业所得税增长33.7%,个人所得税下降20.5%,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28.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37亿元,增长14.1%。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10.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2%。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22.99亿元,下降17.0%。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0.53亿元,比年初增长12.1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57.47亿元,比年初增长14.37%。

  十一、科学技术

  全年全区8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完成柔性引才4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平台21家,省级以上平台5家;组织3家企业成功申报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争取市财政无偿资金140万元;推荐的省科技特派员安广池研究员主持完成和申报的“伏脆蜜枣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枣庄市2021年唯一获奖项目);推荐的“石榴抗性砧木与品种选育”项目获评山东省金桥奖;推荐的5名科技特派员获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通报表扬(全市共13名)。

  十二、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全区(含高新区)共有各类学校144所,其中,小学63所、中学14所、高中4所、中职学校1所、一贯制学校2所、注册幼儿园60所,在校生约11万人。高新区属地共有中小学校28所,其中小学11所、中学3所、高中1所、一贯制学校1所,注册幼儿园12所,在校生1.5万人。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5个,电影放映单位6个,其中影视院线6个,档案馆1个。共有区级电视台1座,电视台节目套数2套,电台套数1套,平均自办节目周播时间50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47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4所、二级医疗机构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镇中心卫生院6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民营及企业医院10所、村级卫生室188所、个体诊所及医务室132余所。辖区医疗机构设置病床464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778人,执业(助理)医师2560人,注册护士4340人。

  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新建提升体育小广场28个,累计建成404个,实现行政村、城市社区全覆盖;举办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类比赛16次,9000余人次参加,举办线上活动7次,1万余人次参加,举办“悦跑星期六·满意新薛城”路跑活动12次,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近30次,举办社区(农民)运动会21场次,实现镇街层面全覆盖,近2200名群众参与;承办省、市级赛事活动5次,2000余名队员参加;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我区业余体校1所,开设各类体育项目特训班,共有400余名适龄少年儿童参与了体育特训班;全年组织薛城籍60余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家、省运会两级各项赛事,获得国家级银牌4枚;省运会金牌2枚,40余人次取得省运会前8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1233处,面积173.1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2平方米,十五分钟健身圈已初步形成;成立体育单项社会组织14个,体彩站点71家,体彩销量9124万元。

  十三、城市建设

  市政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清理雨箅子7500余个,清淤300余立方米,疏通排水管渠15余千米;实施古井泄洪道改造工程,增设直径1米的雨水管约550米;维修更换窨井盖800余个,增设防坠网2000余个,安装带有智能化管理二维码的窨井盖4000余个;开放21家机关事业单位,共计1000余个错时停车位;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林荫停车位210余个、公共停车位510余个、道路停车位550余个;施划道路公共停车位4000余个。

  城市绿化营造新亮点。完成森林公园4000米健身步道升级;完成云霄园建设,建成1处篮球场、1处羽毛球场,铺装彩色沥青1500平方,安装座椅20个、廊架5处、路灯38个、麦田灯200平方;补植红叶石楠等绿植45万余株,修剪绿篱200万平方米。

  环卫保洁开拓新局面。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完成40余条主次干道、930余处垃圾箱、1800余处果皮箱冲洗任务;累计在镇街建成垃圾中转站7座,配置环卫专业车辆35辆,240升垃圾桶约10000个,配备村级保洁员900余人;全年已累计清运城乡生活垃圾约13.5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5.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四、环境、用电量、安全生产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我区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要求。水环境质量位全省各县(市、区)前 20 名。

  空气环境质量趋稳改善。pm2.5、 pm10、so2浓度分别为43、78、15μg/m3,同比分别改善6.5%、8.2%、6.3%;综合指数为4.7,改善率为3.5%;优良天数240天,同比增加16天,实现了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记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72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