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引进。
新引进顶尖人才20名、领军人才310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4955名,人才总量突破31万,人才总量、增量持续领跑全省。新增省市领军团队4个、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4家。扩大校地合作“朋友圈”,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8所重点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兴盛。
良渚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良渚博物院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瑶山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中央公园和郁宅港景观提升工程。径山镇(茶文化)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五届径山禅宗祖庭文化论坛暨径山万寿禅寺重修落成活动成功举办。瓶窑镇、余杭街道分别入选省级、市级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文体活动日益丰富,建成“余阅”空间20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70余场,新建区级全民健身场所59处,获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名单。
(二)卫生医疗。
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6家,其中区属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全区各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5873张,其中区属医院1299张。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88人,其中执业医师1349人,注册护士921人。全年家庭医生累计签约服务28.58万人。
(三)体育健康。
全年新建省级体育公园1处、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足球场1个、百姓健身房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处;新建市级体育健身公园1处、全民健身广场1处,提升体育小康村工程2个。区内高水平运动员陈莎莎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帆船49erfx级比赛冠军。由区少体校选送的运动员金孝轩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青年组女子团体冠军,也是浙江代表团在第十四届全运动会上获得的首金。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就业。
截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0.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年末总户数21.7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5万户。全区人口出生率9.037‰;人口自然增长率4.466‰。户籍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6.8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787人,引导和帮助6281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登记失业率为2.34%。新增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5.45万人。
(二)收入支出。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7184元、48705元,增长9.2%、1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由2020年的1.60:1缩小为1.58:1。全年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为49426元,增长17.1%;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为37727元,增长18.8%。
(三)社会保障。
截至年末,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3.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9.5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0.9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39万人。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74万人,比上年末净增7.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9万人。
(四)社会福利。
2021年,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5家,实施生活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367户,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端午节、中秋节慰问费9020万元。建成示范型儿童之家40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亿元。
十二、公共事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城市供水。
全年完成销售水量1.13亿吨,完成污水处理量6754.88万吨,出厂水水质合格率100%。
(二)安全生产。
全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9%、11.1%,未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了较大事故的“零发生”。
(三)生态环境。
稳步实施“迎亚运”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深化“五水共治”,开工建设治水项目108个、完工58个,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镇街2个、工业园区4个,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条,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新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1个、示范村2个。全区生活垃圾进场量同比减量2.7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量达到1138.60吨/日。“余杭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获评第二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获评2021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优良率84.3%,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6%。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3.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涉及增加值相关指标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
4.数据来源于统计及各部门;
5.游客及旅游总收入数据根据浙江省文旅厅新测算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