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材料产业
1.发展目标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歙县新材料产业现有基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持续推进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升级,做强做大高分子材料以及铝基金属材料。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下游产业,聚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轻量化材料项目,做精做长产业链。着力聚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金属材料、轻量化材料项目,打造集约高效的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精细化工和先进高分子材料为主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新材料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达到230家以上。
2.发展路径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一直受到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经过多年发展,歙县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香精香料、pvc等高分才材料、金属材料等产业,加强歙县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相配合,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产业,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1)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升级
精细化工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均与精细化工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前景较好。歙县精细化工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好,产业链较为完整,技术优势显著,已成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国内领先的生产基地。依托歙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园的产业基础,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骨干企业,加快建立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大力支持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酯树脂、tgic、香精香料等新材料发展,加大招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业化、绿色化产品。在巩固现有精细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生产研发比重,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品种,提高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以绿色制造为引领,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实现,进一步拓宽终端产品与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壮大精细化工专业化品牌。
(2)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
歙县是国内重要的pvc高分子装饰材料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内企业以pvc装饰材料为基础,积极研发和生产各类新型膜材料,发展pp、pet等新材料,拓展pvc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优先引进先进pvc高分子材料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项目,通过园区化、规模化、链条化、集约化,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实力;积极采用绿色、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和升级;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先机,形成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金属结构材料和高性能符合材料
依托歙县铝基金属发展基础,推进铝基材料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拓展,积极发展钛、镁、锆及其合金、钽铌、硬质材料以及高端特殊钢、铝新型材为主的高温性、抗腐蚀性、高延展性等特性的新型金属材料。结合新能源汽车及整车制造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车用铝基金属材料,发展新型高强韧汽车用铝合金、高端制造用铝合金等先进铝基金属材料,实现材料轻量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培育压电材料、磁性材料、导体陶瓷、激光材料、光导纤维、超硬材料、生物陶瓷等新兴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成品制造。
(三)绿色食品产业
1.发展目标
依托歙县现有资源优势,以茶叶、菊花、黄山特色小吃等生产企业为基础,发挥徽文化及“大方茶”“黄山白茶”“黄山贡菊”等国家地理标志优势,做大绿色食品产业。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突出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将绿色食品打造成歙县经济中的主导型产业,歙县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超过50亿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一批规模较大、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
2.发展路径
绿色食品按照“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趋势发展方向,以自然、绿色、有机、健康为产品特色,走一条既依托资源优势,又能有效突破资源束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实施一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项目,发展茶叶、菊花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徽文化及旅游业为着力点,推进黄山烧饼、臭鳜鱼等歙县传统食品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壮大现有传统食品企业;推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黄山特色食品行业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绿色食品产业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产品信息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信息来源可溯,打造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供应体系;通过“互联网 ”营销手段,发展旅游、康养、会展等新业态,着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和融合化方向全面发展;立足建设长三角和杭州都市圈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绿色食品产业跨越式发展。
(1)大力发展茶叶、菊花等绿色产品
坚持文化引领的品质化发展,充分汲取传统“三生”文化精髓,积极顺应现代新消费文化和市场营销新模式,加快推动茶叶生产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消费型转变,组织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产品定位由初级原料茶向中高端品牌茶转变,产业结构由茶叶生产为中心的传统小茶业向品牌引领的大茶业转变,产品定位由初级原料茶向中高端品牌茶转变。重点围绕“做绿茶基地、推广茶科技、做强茶龙头、融合茶文旅、创优茶品牌、提高内销额、扩大出口额、富裕茶群众、壮大茶产业”九个方面展开工作,实施生态茶园建设、生产加工升级、市场主体培育、品牌体系塑造、市场营销拓展、产业创新发展“六大茶产业工程”。
以优化菊花资源为基础,以菊花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菊花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支持企业申报 “绿色认证”、“驰名商标”等商标以及专业鉴定,增强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权威性;制定品牌培育梯队计划,实行品牌推介制度,设计制作品牌专用包装标识,提高品牌认可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新媒体、各大卫视、互联网直播和定期举办各类菊花展览及品鉴方式,提高黄山贡菊品牌的知名度;通过“互联网 菊花”营销手段,发展旅游、康养、会展等新业态,着力推动菊花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和融合化方向全面发展,大力实施菊花基地建设工程,推进菊花生产基地实现优质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掘菊花的药食同源价值,研究开发菊花系列天然保健功能性健康食品,支持企业结合旅游业开发菊花酒、饮料、糕点、保健复方明目茶、菊花枕头、洗浴产品、香包等保健食品和伴手礼,推进菊花秸秆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