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财政管理精准发力,各项管理改革全面推进。2018年东城区获得国务院全国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的表彰。

  建成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预算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资金规模由50亿元增长至140亿元,评价范围横向扩展至“三本预算”,推动绩效管理由增量到提质转变。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范围全覆盖、实施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体系。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严格编制和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提高公开招标比重,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和公开透明度。

  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东城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性债务的借、用、还整体工作,加强安全运行的风险防控。

  (六)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十三五”期间,区财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突出政治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紧密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我区中心工作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健全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压紧压实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强化主体责任全程纪实,加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强化财政财务监管。建立重点领域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2019年起正式开展国有资产向人大报告工作。不断扩大监督领域涉及面。累计开展检查1146次,处罚36次。财政监管重心向基层部分、资金末端延伸。

  二、“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

  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北京“四个中心”“四个服务”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区第三产业发达,金融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

  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特别是疏解带走产业,疫情抑制消费。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区财政自给率维持在70%上下,远低于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财政增长基础还不稳固,同时刚性支出资金需求不断增大,保障重点任务的机动财力不足。三是预算一体化改革任务艰巨。预算统筹力度不足、预算约束不够有力、预算公开范围和内容仍需拓展、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实不细、预算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四是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需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拓展,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需要健全。

  三、“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理财为民、聚财兴政、精筹高效、诚靖担当”的财政精神;坚持加速“崇文争先”,聚焦“六字文章”实施“六力提升”,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强化党建,统筹引领。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财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2.依法理财,依法治财。增强法治观念,明晰政府间、部门间权责关系,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加快财政法治体系建设,提升财政工作法治化水平。

  3.固本强源,持续发展。着重加强核心区财源建设,提升区域财源建设质量,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以此调整其施政惯性,实现财政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可持续发展。

  4.绩效导向,提高效益。以绩效目标管理为重点,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抓手,建立全方位格局、全过程闭环、全范围覆盖、全成本核算、多主体联动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5.坚守底线,防范风险。加强政府债务和中长期支出事项管理,切实保障发展所需、民生所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要大力压减,新增项目支出要从严控制, 严控行政运行成本。

  “十四五”时期区公共财政发展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首都核心区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提供有力支撑。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成效、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控功能不断增强。

  四、“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核心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

  1.放大创新集聚效应。完善创新驱动的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文化、金融、信息服务等头部企业集聚,汇聚放大创新创业的集聚效应。

  2.培育新型优质财源。全面统筹财源建设和组收工作。充分发挥财源建设专班的职能作用,跟进财源储备项目,紧盯跨区迁移新政策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对企政策措施。支持设立财会结算机构。

  3.协同推进财源建设。完善财源专班工作统筹机制,健全完善开拓增量和挖掘存量并重的部门和街道财源建设奖励制度,增强部门和街道财源建设内生动力,形成全区共推财源建设的强大合力。提升财源企业监测预警能力。实现非税收入及时入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6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