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城市更新单元,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产权边界等因素,在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划定城市更新单元。推进成片连片更新,联动改造,加强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的共建共享。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与环卫设施建设

  推进绿色宜居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宜居”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生态优先发展制度框架,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有序推进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林地、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加大资源融合,加强生态建设,构建以市内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公园保护制度。实施河湖水系生态化改造,营造水绿交融、绿树成荫的优美景观。

  提升园林绿化品质 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城市绿地,提升园林艺术水平;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丰富游园景观植物,加快绿化苗木、花卉提档升级,对行道树、草坪进行补种,在重要节点建设简洁、新颖、大方的精品花卉、绿景造型。加强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完善公园服务、健身、环卫等设施,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游憩舒适度和观赏度;继续实施城市裸露土地绿化覆盖工程,高标准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功能完善、串联成网的绿道绿廊体系,着力提高城市绿容率、绿视率;实施老旧小区园林化改造,建设精品绿地,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营造绿色宜居环境。“十四五”期间,在银州区铁西汇工街两侧选址新建综合性公园,在光荣街一铁道门至三铁道门以北新建带状游园,完善公园绿地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市容形象;继续完成昌图县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改造城区银河带状公园。

  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

  围绕莲花湖湿地、如意湖、天水河、凡河,打造沿河沿湖生态走廊、公园、湿地,形成完善的河湖生态体系,以河体湖泊为根本,充分利用其水体净化功能,防洪抗旱功能,构筑新城区河湖生态海绵体系。加强水污染防治,通过河床整治、堤坝维护、河岸亮化、绿化、美化以及对城市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污水截留、初雨调蓄、生物滞留等措施,实施水体治理工作。

  通过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示范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加强城市环卫设施现代化建设

  加大垃圾投放、收集、运输设施建设 科学合理确定现有垃圾中转箱投放数量和位置。开展生活垃圾收集站恶臭治理,增加垃圾清运频次,确保箱内垃圾不积存。定期对箱体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撒落、污水积存和明显臭味,减少在转运过程中的臭气、污水等二次污染,“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 6座200-300t/d生活垃圾转运站。

  大力提高环卫设施机械化作业水平 增加机械化清扫保洁车辆,推广应用小扫路车、小电动倒运车等小型设备,2025年,建成区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严格除雪要求,做到以雪为令,边下边除,雪停路净,清冰雪达到“四净”标准。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工作,积极推动城市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项目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率得到提高,“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一座处理能力100t/d的餐厨垃圾处理厂。

  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逐步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体系,引导公众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继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完成一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改造、建设,以街道、社区为单位,推进示范片区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垃圾分类覆盖面。推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制度”,垃圾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密闭运输、集中处理。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2022年,凡河新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它县区至少1个街道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3.推动村镇建设全面发展

  推进重点和特色乡镇建设

  在政策上对特色乡镇和重点镇的建设发展予以支持;将产业结构相近、规模较小的乡、镇进行资源和优势整合,打造精品特色乡镇。特色乡镇建设要突出铁岭历史、文化、地域和民族特色,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一批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商贸物流型、产业特色型、交通枢纽型等特色镇。特色乡镇建设要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互联网 特色村镇”平台,打通特色乡镇的最后一公里,全方位带动村镇建设快速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城镇化差距。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立足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依托乡镇特色资源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5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