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打造具有玉屏特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化“最美庭院”评选和“宜居和美村寨”创建,紧盯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全面完成1210户农村厕所问题整改,持续推进17个村生活垃圾处理和10个村生活污水处理,推动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完善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持续加强乡村治理,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用好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三)在加快生态旅游上持续发力。主动融入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康旅、体旅、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丰富旅游业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开发更多能让游客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0%以上。加快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等业态,积极开发“侗医药 理疗”“侗医药 食谱”“侗医药 茶油衍生品”等康旅融合产品,推出侗乡风情体验、中医药理疗康养旅游行程路线,做优做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以玉屏油茶公园山地自行车赛道为载体,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业态,办好青少年击剑比赛、第八届“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总决赛(玉屏站)暨第八届“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实现“山上观赛事、山下品美食”一体发展,唱响玉屏山地户外运动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围绕原创音乐剧《平箫玉笛》,讲好玉屏故事,争取在更多地方巡演。持续开展“箫笛情”系列专题文化演出、箫笛文化艺术活动,推出箫笛吹奏、箫笛雅集、“六月六”等活动12场以上,不断推动玉屏箫笛文化走红、玉屏旅游“出圈”。
开拓旅游客源。坚持一手抓流量、一手提质量,在巩固现有客源基础上,瞄准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加强推介,进一步挖掘潜在目标群体,不断拓展客源,实现旅游人次增长10%以上。积极探索梵净山、镇远古城等景区带动玉屏旅游联动发展,打造跨区域联动精品线路,开展跨区域联动营销,开拓错季旅游市场。深化与东莞对口帮扶、苏州友好城市旅游协作,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市场共拓、声势共造、品牌共创”的旅游合作共享机制,大力开发扩大客源市场。抢抓亲子研学旅行热潮,进一步完善研学基础设施,激发天穆研学营、乡舍研学基地活力,围绕教育学、户外拓展、农耕文化等领域推出形式多元的研学活动,全年开展研学4万人次以上。
提升旅游服务。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着力从“吃住行游购娱”上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充分挖掘玉屏美食文化,推出玉屏罐罐油茶、社饭、贡米粽子等一批特色餐饮及小吃,打造旅游侗菜品牌。提升改造1家旅游酒店,规范现有精品酒店、特色民宿运营管理,积极推进露营基地等野奢类旅游住宿发展,打造更为全面的住宿接待体系。认真落实景区内商铺、饭店等明码标价制度,营造诚信公平市场环境。
(四)在建设生态城市上持续发力。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城市、建设乡村,在功能上求突破、特色上做文章、发展上增活力,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城乡发展、内涵提升。
增强承载能力。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推进大龙开发区、玉屏经开区与县城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大力发展城镇商业和服务业,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生育、托幼、殡葬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焚烧、集镇农贸市场改造等项目投资。完成老玉中宿舍、印刷厂、老政府片区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及㵲阳河畔、红花8号等2条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
提升治理水平。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40周年县庆为契机,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全县人民幸福指数,力争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测评。深入实施“四整治”“四提升”“一行动”,从主街干道向背街小巷推进,集中力量攻坚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推进,持续改善城市面貌,推动车辆停放、临街摊贩、广告牌匾等规范摆放设置,解决好私搭乱建、毁绿占绿、路面破损、小区供电供水不稳定等问题。从面子向里子推进,着力提升文明素质,推动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
激发消费活力。深入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着力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推动服务业企稳回升,力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优化消费环境,围绕馆驿商业综合体、老步行街、北门廊桥等消费聚集区,打造地标商圈、特色街区、流量首店,让玉屏元素、玉屏味道成为消费“旺点”。用足政策开展好黔酒黔菜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鼓励成品油零售企业制定差异化促销政策,挖掘邻县成品油消费增量。重点培育中和石油库、恒新加油站、恒辉加油站、冠多多超市等4家企业上限入库。持续推进东西部消费协作,组织县域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参加农凯发k8国际的产品展示展销活动10场以上,力争在对口协作城市新增销售渠道2条,实现“黔货出山”农产品销售增长8%以上,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8%以上。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支持政策措施,积极兑现2023年房地产惠民政策。不断用好“保交楼”专项政策,全力推进“保交楼”项目建设后续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和问题楼盘,加快解决被征拆安置户临时过渡和安置问题,千方百计稳定房地产投资。不断增加改善性供给,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注重提升住房品质,把好设计关和质量关,谋划建设1个第四代建筑住宅,打造“好房子”“好小区”。不断促进房地产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开展职工团购商品房活动,宣传用好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公积金“能提能贷”“交房即交证”等政策工具,落实房地产契税补贴促销政策,提升房地产销售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