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全力招引项目。坚持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招新引优,全面梳理未来产业城、东小寨片区等产业用地和优质商服资源,依托丝博会、进博会等活动,瞄准目标企业精准推介,力促合作签约。紧盯百强企业、独角兽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继续发挥10个招商组作用,用好“招商十法”,开展体系化招商活动20场以上,力争引进“500强”及行业百强企业5家,新设立外资企业10家,实际使用外资1500万美元,引进内资40亿元,签约引资项目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三是合力保障项目。严格执行土地征收储备计划,推行“熟地、净地”出让,确保交地即开工。全年征收土地800亩、供应土地1500亩。用好大片区考古机制,提高文勘质效,为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创造有利条件。与伴随规划技术团队保持良性互动,高标准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地块、重点项目详规编制,加快立项审批,做好环评能评,提升项目前期服务保障水平。

  四是强力建设项目。落实“1 1 1 n”重点项目服务机制,推进“帮代办、一次办”模式,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用好重点项目“绿卡”、绿色通道,促进项目多投快建。坚持一项目一专班,加快泉州商会、中南高科等签约项目落地,启动斯瑞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争二季度市级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力促西沣国际、区级公办养老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形成更多实物量。

  二、聚焦产业提质,在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上持续发力

  一是助力工业转型。落实《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产业产值倍增计划,动态完善“小升规”培育库,推动工业企业升规做大。落实全市44个产业片区功能定位,坚持以园促产、以园聚产,力争中科视语等3家企业尽早入驻,加快雁塔网络安全产业研发基地等4个重点项目进度,推进安擎公司产线落地,建成投用西京科创园14万m2厂房,全面塑造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优势。

  二是加快商贸复苏。出台区级商贸行业稳增长措施,全力打造商贸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展小寨商圈提升行动,焕新原力场、银泰城等品牌业态,推动金莎国际等传统项目转型升级。加快雁南商圈建设,推进山姆会员店落地,力促宜家·荟聚等新兴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不断丰富南三环片区商贸业态。开展商贸企业“内培外引”行动,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家以上。积极培育“线上 线下”互动消费新模式,打造夜间消费新业态,策划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确保新增首店60家以上。全面推进社区消费场景建设,新增社区商业网点100家,打造3-5个市级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三是推动文商旅融合。以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窗口区为契机,高水平办好国际樱花节、枫叶节、毕业季等节事活动,持续打造历史、节庆、时尚等系列特色文旅品牌。以高校艺术院系赋能文创产业,激发老旧厂区和校区活力,丰富纽万文化创意街区业态,持续壮大3511文创园、山灰艺术社区。紧盯旅游消费旺季,发挥陕历博、青龙寺等资源优势,强化文旅产品供给和品质提升,布局文旅新场景,促进文旅新消费,实现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双提升。

  三、聚焦市场活力,在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上持续发力

  一是深化创新赋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发挥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作用,用好《科技创新助飞雁塔13条措施》,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产值亿元以上科技企业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扎实开展“梧桐树科转行动”,建立“高校院所 科技园区”等模式,有序实施西安邮电大学科创园等5个项目,全年举办科技成果对接路演活动3场,助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个。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拓展创新示范区成果,不断提升“优无止境、营在雁塔”品牌辨识度。“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向基层延伸,打造西安智算中心企业服务驿站,为园区企业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深化落实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机制,建成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拓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场景,提高“12345”热线工单办理质效,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化和感知度。

  三是支持民企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全面落实服务民企政策,用好“陕企通”等平台,实施精准推送,确保惠企政策“线上 线下”直达快享。建立民企数据库,坚持“早餐会”沟通机制,定期开展政企恳谈活动,提供零距离服务。发挥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作用,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贷款难题。依托“金融共享法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切实维护民企合法权益。

  四、聚焦改革引领,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上持续发力

  一是加快数字改革。落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基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数据资源“一网共享”,不断完善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打造西三环数字产业聚集区为牵引,拓展数实融合发展新路径,广泛应用数智技术赋能商贸、文旅等传统产业,释放数字经济倍增效应。发挥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平台优势,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展,推进电信陕西算力中心等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实施财税改革。贯彻落实全口径综合预算管理新模式,严格执行区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清单,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加强预算刚性约束,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落实税源属地化管理,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继续做好留抵退税工作,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三是推动国企改革。着眼增强区属国企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不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实现市场化、实体化、专业化。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完善国企“3 n”架构,深挖盘活优质资产,做大做优国企,实现国资保值增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抓好“三项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稳步推进债务化解,不断增强国企抗风险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99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