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力做强全域旅游,展示文旅名县新名片
拓展业态丰富供给。配合做好七彩丹霞“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名录”申报,加快丹霞景区北入口二期、丹霞生态康养彩虹谷等项目建设,打造西部影视拍摄基地,增强核心景区竞争力。精心策划“丹霞 乡村”全域旅游线路,让游客赏完丹霞逛乡村、品农味、住民宿,争创“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拓展汪家墩、梨园口等红色景点功能,培育康养、红色、研学等旅游业态,提升“西路军魂传承地”知名度。健全要素提升质效。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打造“丹霞宴”美食品牌,培育有特色、种类多的“临泽味道”;策划举办文创产品大赛,开发有创意、能带走的“临泽礼物”;加快梨园新村等景区周边宾馆客栈晋等升级,打造有市场、受欢迎的“临泽美居”;借力在临泽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讲好有渊源、广流传的“临泽故事”。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持续开展a级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制定旅游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培育一批经营管理示范单位、接待服务标准化酒店、地方特色餐饮门店。建立文旅行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负面清单”,规范服务活动。健全旅游体验师、志愿者队伍,依托社会力量加强行业监督,打造旅游服务“首善之区”。精准营销彰显魅力。积极参与“百城百场”文化旅游互动交流,邀请专业旅游网站、知名旅行社来临洽谈合作,主动融入甘青大环线旅游景区联盟,加大优质产品宣传推介,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激活商贸物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市场要素,加速推进丹霞公路港物流园、七彩丹霞•流沙河景区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深度融合,繁荣发展路衍经济。依托彩虹谷和屯泉小镇,发展文体休闲、绿色餐饮、康体养生等新业态,创建全省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做大做靓康养经济。连续举办中华垂钓、青少年轮滑等品牌赛事,办好“七彩丹霞•画里临泽•彩虹之旅”文化旅游艺术节,放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综合带动效应,培育壮大会展经济。
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科学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精心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城市“五线”管控。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分析评价城市发展特征及规划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提高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更新。坚持新城区做“加法”,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老城区做“减法”,持续推进改造更新,实现新老城区“互补融通”。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城市海绵化改造、城关广场地下停车场等项目,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改造老旧小区住宅2859户,新增停车位199个,实现天然气管网配套全覆盖,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程度。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整合现有车辆、运营线路和汽车站,购置新能源公交车55辆,新建集充电站、休息室于一体的首发站5座,改造候车厅68座,实现县内7个镇、71个建制村全部通定时定点智慧公交,带动农村教学点优化整合、旅游景点串连成线、园区企业用工便利、物流快递降本增效,打造城乡30分钟生产生活圈。规范城市管理。坚持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十大专项”行动,采取“零容忍、硬手腕”,常态化开展违章建筑、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整治,持续提升绿化管护、物业服务质量,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汽车修理、家具市场等行业归行纳市,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建设“彩虹家园”。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设计、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围绕“彰显特色、提升品味、助力文旅、惠及人民”的目标,外在以丹霞彩虹为主基调,内在以生态绿色为主色调,以在建道路、街区、住宅小区、高质量住房建设示范点为重点,加强造型和色彩管控,以点状、带状促全域,高起点打造一批彩虹道路、彩虹街区、彩虹公园、彩虹社区、彩虹村庄;依托彩虹康养庄园、温泉酒店等资源优势,完善规划设计、绿化美化方案,合理布局服务设施,高标准打造集观光旅游、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游玩打卡等功能于一体的彩虹谷。规划建设与文旅业态差异化发展、适宜多年龄段驻足游玩的西游主题运动小镇,完善彩虹谷功能布局和服务业态,示范带动全县“彩虹家园”建设。
五、持之以恒做优生态,积蓄绿色发展新优势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定践行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绿色使命,紧扣“双碳”目标,始终把“绿”和“水”作为最大的生态特色,把“净”和“美”作为城乡群众的共同追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态文明创建格局,形成清洁低碳、绿色环保的能源结构、产业体系、生活方式,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保护有力、生态环境优美的“靓丽”名片,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梦想。积极争创“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和“森林乡村”,不断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加快生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实施双泉湖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小泉湖水库、黑河临泽段防洪治理等9项生态工程,完成投资4.1亿元。持续开展“六带四园多点”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2.3万亩,防沙治沙9800亩,全面推行林长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巩固中央和省市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从严落实抑尘禁烧、油烟废气联合整治等措施,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成投用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持续提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80%以上。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城市垃圾分类及智慧环卫平台建设等项目,让城市“净”起来、乡村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