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还不高,县域经济发展增长乏力;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态环保压力较大,社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少数干部执行力不强,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建议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荆门加快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虽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全国、全省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荆门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我们正迎来政策机遇叠加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委部署“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谋划推进三大都市圈建设、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供应链体系建设、数化湖北建设”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支持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与我市城市定位、产业基础高度契合,争取各类试点示范和政策项目有更大空间。我们正迎来动能转换黄金期,中石化在荆门注册成立特种油专精特新母公司,相当于“再造一个荆门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进入产能释放、全链条发展阶段,光伏、风电等产业集聚一批重大项目,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我们正迎来区位优势重塑期,荆荆高铁年内通车,高铁新城初具雏形,荆门即将迈入高铁时代;随着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在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我市“中部之中”的优势将更加凸显。经过多年接续发展,荆门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呈现潜力厚积薄发之势。我们要时刻牢记力量源于团结、奋斗开创未来,努力为荆门的今天尽心尽责、奋力打拼,为荆门的明天聚势赋能、增光添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深入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围绕稳预期、促增长、推转型、优环境、守底线、惠民生,全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力争先进位,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粮食总产保持在58亿斤以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稳增长为重中之重,着力巩固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各类试点示范,抢抓万亿国债、中长期贷款、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等机遇,谋划推进一批新基建、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重大项目。优化产业链招商体制机制,推进招商政策市域统筹、招落服全链条调度、县市区园办实体化运作,建立以实际到资率为重点的考核机制,力争落地3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一批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和延链补链企业。开展“三库”“两算”“三评”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抓好“六类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谦信化工等60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确保美华新材料等260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实施大宗商品及重点商贸领域促消费计划,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推进中心城区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升供给质量,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新培育年交易额50亿元以上电商园区2个、10亿元园区3个。优化消费环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园博园夜经济聚集区,打造沙洋摩尔城、钟祥王府大道、京山莲山湖等一批新地标商圈。

  培育有质效的经营主体。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巩固服务业攻坚成果,开展建筑业攻坚行动。健全经营主体梯度培育机制,提升“小进规”“小进限”“个转企”质效,新增企业类经营主体2.6万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0家、限上商贸主体400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5家。实施“壮优工程”,支持亿纬动力建设千亿级企业、格林美建设世界级企业;支持长城汽车冲刺300亿;支持一道新能源、明弘集团、鄂中生态等企业冲刺百亿;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积极推动湖北航特、楚大智能等企业上市;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加快形成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的良好态势。

  (二)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路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制造业。完善“链长 链主 链创”机制,打造制造业强市。深入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推动荆门石化“油转特”“油转化”,抓好特种油高压加氢、2#催化装置改造等项目,打造特种油、化工产品“两个百万吨基地”;加快世龙化工精制磷酸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绿色化工示范基地。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加快好电科技电池粘结剂、金泉新材料导电浆料等项目建设,拓展锂电全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抓好精诚工科智能悬架、沿浦座椅骨架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企业;推动补齐通航制造业短板,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布局行动,聚焦新型储能、氢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k8国际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98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