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力增强发展后劲,在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上攻坚发力
结合实施 “承接能力强化”行动,全面打响 “三大会战”, 在要素保障、园区建设、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提高项目承载能 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着力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建立落实“ 一把手”负责制,突出 “盘活存量、精准储备、高效利用”,打好土地收储大会战。统筹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加大“挣”指标工作力度,加快盘活利 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推动 1333 亩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形成 650 亩水田指标,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探索“矿地统筹”新举措, 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重点抓好绿色矿山工业产业 园、循环经济工业园等超 2000 亩土地的收储,推进原云硫地块 等收储土地的平整工作;探索实施“以亩产论英雄”机制,健全 园区土地集约化节约化利用机制和项目落地投产约束机制,保障 绿色建材产业园顺利建设。用活点状供地政策,拓展各镇的流转 用地,保障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用地需求,加快在都杨、镇安、 石城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区。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 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 统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持续推广“粤省事”“粤商通” “粤智助”等应用,推动更多事项 “指尖办”“自助办”“就近 办”“ 一次办”。逐步推进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委托到镇收件,最 大限度实现政务服务“全区通办、就近申办、多点可办”。深化 实施产业扶持激励政策和“三联系”服务机制,提升全周期服务, 优化全链条审批,用权力的 “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 “加法” , 切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稳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大力实施 “招商引资倍增”行动,聚焦打造绿色建材、绿色化工、绿色农业三大产业集群,建立产 业招商领导负责、工作专班机制,打好“外招产业链、内引基本
盘、承接大湾区”组合拳,全面打响招商引资大会战,力争年度 新引进项目总投资超 80 亿元。以中国建材、中电建为链主企业, 围绕 “水泥 ” 、石材和金属装备产业招商,加快形成绿色建筑 工业体系;以云硫矿业、惠云钛业为链主企业,不断拓展“硫酸 ”产业链项目,建成原料及终端产品完整日化产业链条; 以百 成牧业、京基智农为链主企业,拓展做强精深加工、冷链仓储、 流通销售等产业配套,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华润电 力、浙江运达、粤电集团等龙头企业,引进能源设备机械、电力 储能等产业。依托南海帮扶力量,大力开展产业转移招商;探索 第三方招商服务合作,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
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力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继续落 实重点项目“1 5 x”推进机制、挂图作战制度,建立“五个一” 制度,推动计划总投资 420.36 亿元、55 个重点项目完成 101.37 亿元年度投资。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追着项目跑”,在 资金、用地、用能、报批效率等要素保障上攻坚发力,优先保障 和倾斜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行 “工作项目化、 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进一步强化项目调度。 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围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林 水利、交通等领域科学谋划一批事关云安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
五、聚力统筹发展安全,在筑牢高质量发展屏障上攻坚发力
牢牢把握安全稳定这个基础前提,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护航” 行动,全面筑牢安全屏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扎实推进电信诈骗、黄赌毒、盗窃 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 斗争,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厉打击逃废债,有效防范 和处置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快能源设施重点项目建 设,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坚决守牢耕地红线,着力夯实粮食 安全根基,确保完成粮食生产储备任务。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 和权益保障,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持续巩固军政军 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围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自建房、城镇燃气、非煤矿山、校园安全、消防安全等重 点领域以及江河水库溺水点,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 整治大提升行动,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和“三防”工作,强化食 品药品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预测预防体 系,加快 “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能 力,推动村 (社区) 防灾减灾“十个有”全覆盖,构建全域联动、 立体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着 力夯实安全发展的坚实基础。
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完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网格化 清单 式”管理模式和“多网合一”落地落实,构建到底到边、协同高 效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 善统筹推进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四标四实”
工作,建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纵深推进村 (居) 廉政监督工 作站建设,从严监督“小微权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农村 集体“三资”管理。坚持法治云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 进,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和 “ 一村一法律顾问” 的作用,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加快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