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壮大总部经济。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对新迁入且被认定的总部企业给予奖励性扶持。扶持风华高科、星湖科技等总部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鼓励邦健药业、昌大昌商贸等总部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扩大销售,提升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推动限上商贸企业扩张发展,鼓励温德姆至尊酒店、星湖大酒店、星酒店等企业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扶持蓝带啤酒增资扩产,打造行业品牌,扩张发展。推动金抡集团总部、华伦世纪酒店加快动工建设。

  繁荣丰富商贸业态。大力推动传统消费,建立消费新业态,提升面向全市的商贸服务能力。积极培育限上商贸企业,新增限上商贸入库企业20家以上,总量突破230家。深入推进商圈建设,优化升级时代广场、国际广场、合百利广场等老牌商圈。推动敏捷城、星湖一方等新建商圈提升商业质态,发展楼宇经济。推动敏捷广场、环星湖商圈创建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鼓励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汽车企业、大型商场超市举办促消费活动。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加大外资招商力度,鼓励进出口企业实行购销分离。深入推进国家(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引入跨境电商项目,扩大跨境电商交易业务规模。

  恢复振兴文旅消费。依托“山湖城江”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和千年古端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全市文旅之核。推动文旅项目落地,加快骑楼街升级改造一期项目建设,黎雄才故居、黎雄才纪念馆建成投入使用;推动端砚文化园建设,活化保护白石、渡头等古村庄。持续打造岩前半岛、石牌里文创街区、牌坊广场、江滨公园等文旅新热点、新场景。打造规范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民宿产业,发展“石牌滨湖民宿经济聚集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升文旅休闲设施服务功能。

  三、聚焦有效投资,打造稳健发展的经济新引擎

  坚持项目为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强化全流程调度和项目要素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项目谋划和调度。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制定今明两年的工作计划,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资金。设立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项目建设。谋划一批适合国家投资导向、撬动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确保谋划项目切实可行,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强化项目化工作法,实行全流程实时调度,建立区领导挂点项目工作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监测。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统筹调度用地、资金、审批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

  强化项目建设和效益。加快广东林顿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高盛·京泰、彩通高端金属、瑞得泰电工器材、力瑞新能源热管理装备等项目建设,推动适当提前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专项债项目建设,推动双龙一期、双龙北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双龙污水处理尾水及给水工程建成投用。推动祥和职业教育实践基地配套项目、端州城东片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配套项目尽快完工。抓好能源项目建设,推动万里扬端州独立储能项目动工建设。加快2022年已供地的22个项目动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四、聚焦改革创新,焕发生机勃勃的发展新气象

  坚持改革为要、创新赋能,在小切口、小场景上不断突破,以标准化“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加快融珠入湾步伐。抢抓“双区”发展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历史机遇,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新格局。积极承接珠三角转移的产业,推动本地产业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积极引入湾区中心城市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用好新修订升级的“西江人才计划”“星湖人才”“星湖人才卡”等政策,打造“智汇端州”人才体系,精准引育高层次人才50名、技能型人才500名。

  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放权强区”改革,完善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放权强街”改革步伐,推动事权财权、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行政权力进一步下放。强化放权事项动态调整,加强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事权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抓好城市建管、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类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打开发展新局面。

  推进低效用地整备。加大低效用地整备力度,探索过渡性土地开发模式,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以“工改工”为重点,加快编制端州区“三旧”改造试点政策,对试点范围内的重点项目改造给予有力政策支持。加快推进16宗1300亩以上的低效用地整理进度,为产业发展腾挪发展空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企产业化发展,引项目、强主业、谋新业,在“绿色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在教育、养老托育等社会民生方面强化国企责任与担当。加强企业监管治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强企,实现队伍建设与国企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国企运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进一步整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低效资源资产,壮大国企平台,力争国资公司评级提升信用等级。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持续推进“项目为王、企业第一、深化服务稳增长”行动,全力为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积极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企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建立“无事不扰”工作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培育更多的民营企业上规上限,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深耕端州,促进总部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73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