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
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推动撂荒耕地治理,建立城区、镇、村三级撂荒耕地治理工作责任制。加强4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2.2万亩以上、产量34万吨以上。加快推进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不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黄龙病防治力度,坚决维护武鸣沃柑产业健康发展;加强选种育种,选出无核、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加以繁育推广,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全力提高武鸣沃柑核心竞争力;坚持产销一体、全链开发,重点在产品分选、保鲜管理、次果利用、剩余价值开发下更多功夫,促进沃柑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增值,加强在主产区建设果品数字化产地仓,培育年营业额超亿元的本土流通主体,培育一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武鸣沃柑在全国的首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牧原等大型生猪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丰富生猪产品供给,力争生猪年出栏突破85万头。围绕糖料蔗、林木等优势特色产品,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培育休闲农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服务业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
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九个聚焦”,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加大产业、就业等帮扶力度,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围绕产业发展和群众所急所需,开展项目谋划和储备建设工作。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和重点帮扶村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成立13个村级集体经济镇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
不断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持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房建设管控,启动一批乡村道路桥梁维修、重建工程,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广使用“清单制 积分制”乡村治理新模式,逐步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新乡贤文化,以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和发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气神”。
(四)在融入南宁发展格局上持续发力
联通南宁完善教育园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园区部分区域交通、照明、排污等短板。强化功能配套,加快教育园区卫生服务中心、移动通信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依托周边楼盘商铺,扶持做活园区商业经济。紧盯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产学研中心机遇,强化校城融合,开发校园经济;利用高校电子商务等专业优势,做优做强本地现有产业,加快布局面向中国-东盟的特色跨境产业;支持高校在本地设立物流、大数据、金融结算等产学研中心,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
接轨南宁构建交通枢纽。全力推进高铁南宁北站及其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助力贵南高铁如期通车。实施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副城线网规划,紧密南宁主城区、武鸣城区、东盟经开区三地之间的交通连接。加快推进南宁北一环至上林高速建设,推动设立马头镇、太平镇出入口。开工建设兰海高速武鸣至南宁段“4改8”扩建项目。有序推进武鸣至高新区、吴圩机场、双定等3条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武鸣至隆安(锣圩至隆安段)公路建设,推动037县道高峰至双桥平陆段提级改建。
(五)在项目攻坚上持续发力
加快项目建设。抢抓政策窗口期、项目机遇期,聚焦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做好项目策划、可研等前期工作,高效有序建好项目库。主动向上沟通衔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统筹盘子。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用地指标申报力度,安排项目前期专项经费,保障项目加快实施。充实工作专班队伍力量,优化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前期项目加快落地、储备项目加快成熟,形成更多有效投资。
优化营商环境。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和“全链通办”改革。做优做精项目服务,推动企业诉求直通快办,助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全力推行“拿地即开工”,优化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等方式,推动项目审批实现“加速跑”。加强大数据发展管理,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强化“互联网 监管”,全力打造资源共享、透明公开的政务网络环境。
持续招大引强。突出集约用地导向,合理谋划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产品附加值高、税收和投资强度高的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材料、林产品、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装备、机械制造、大健康、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实施“链式招商”“净地招商”,盘活闲置用地和厂房再招商,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力争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区外境内到位资金55亿元。
(六)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修编老旧街区、城中村、标营新区规划设计,利用tod“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加快构建多功能集于一体的高铁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供水管网,推进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东门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加快推进三河两岸、大同村沿河路、武缘口袋公园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利用好农民三产安置用地,打造兴武延长线、上河路等精品片区。巩固提升创城创卫成果,打造绿色宜居、文明和谐的市域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