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服务业扩量提质。用好用足国家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43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万达、旺城、太阳广场及丽港步行街等特色商圈和精品街区建设,推动国泰等老商圈重焕新机,加快发展“双周”经济和夜间经济集聚区。按照自治区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目标,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区镇村三级配送网络,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力争到年底“快递进村”率达到85%以上。紧抓自治区打造区域性直播经济发展高地的政策导向,支持六堡茶、龟苓膏、冰泉豆浆等名优产品开展直播带货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大力开展“33消费节”“丝路电商节”等系列促销活动,提振家电、汽车、餐饮等重点消费,推动批发、零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扩量提升。加大服务业企业上限入库培育力度,力争全年入库企业达30家以上。
(二)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
抓实重大项目建设。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深入开展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和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政策、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推进纺织产业园、水美乡村等56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6.6亿元以上。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聚力交通强市,加快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动河口至夏郢二级路、枣冲至外环路连接线、平浪至保安快速环线、德安二桥等项目建设,实现区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行动,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加快推动多贤新城等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支持三镇打造工旅城东、商旅龙湖、“红绿”夏郢。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和便民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整体品位。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加大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力度,推进高旺社区公园、万达金街、富民光大等项目建设。加大引进社会资本,推动潘塘、三云、河东片区等旧城改造。统筹实施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改造6000套以上。支持五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岭南特色文化名街。
(三)坚持“环境为本”,深入实施环境提质年行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审批、镇级“一枚公章”管审批等事项。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掌上办”“一次办”政务服务实效,深入推行“开办即开户”“出生即入户”微改革事项。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援企稳岗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县域年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750家以上。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实施城市精细管理行动,完善“数管平台 街长制 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平台案件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施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升级改造辖区内20座公厕和11座垃圾中转站,打造更加整洁有序、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持续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纵深推进平安万秀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诉源治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化解个人极端案事件。加快推进“数字平安”建设,推进“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平安稳定社会环境。
(四)坚持“创新为要”,深入实施创新突破年行动。
提升改革创新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强梧行动,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以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载体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区域性创新人才集聚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总量达30家以上。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对接自治区新一轮“千企技改”工程,支持和服务西南特钢年产35万吨不锈钢带钢生产线技改等申报“双百双新”项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联溢化工高纯氢气生产装置技术改造项目、志冠年产4.5万吨胶原原材料、桐丰异地环保升级改造项目等企业技改项目投产,谋划包装25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争取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线上教育、在线医疗、云上宝石等新业态发展,重点推进金箍棒人工宝石b2b交易平台、宙斯产业、粤桂5g大数据科创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依托桂贸天下等企业牵引作用,力争全年孵化企业20家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元人民币以上。
六、围绕守住“三条底线”,在巩固高质量发展上彰显万秀新担当
全力守住生态底线。切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制度,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加大道路扬尘、秸秆焚烧整治力度,抓好城市黑臭水体、企业污水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和企业污水等治理,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3%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江河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