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30·60”
指10个龙头企业和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30个产业支撑企业和项目、60个高成长性企业和项目。
4.“订单管饱”
指“链主”企业为配套企业提供满足其最大产能的订单,让配套企业满工满产、快速发展的招商合作模式。
5.“共成长、向未来”
指我区通过政企联动精准招商、周例会、配套企业座谈会等措施,推动与歌尔集团、潍柴雷沃等“链主”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升级,实现“链主”企业提升供应链安全、配套企业“吃饱”订单、地方产业壮大发展的三赢局面。
6.预制菜产业乘势而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写入“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在政策、需求、资本等力量的推动下,预制菜产业迎来发展风口。据国内多家知名机构统计,2023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20%。我区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预制菜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成立重点工作专班和产业联盟,积极招引培育预制菜项目,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实现了产值大增长、产业大发展。2023年,我区预制菜产业产值增长30%。
7.“晨星工厂”
指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数字驱动型数字经济企业。
8.“七个紧盯”
指紧盯“龙头”企业、紧盯重点产业链、紧盯短板弱项、紧盯优质园区、紧盯闲置资产、紧盯对上争取、紧盯时效实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9.“民生微实事”
指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投资少、效果好的惠民小项目。
10.“免罚、轻罚”
指行政执法单位根据省市区三级清单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的做法。
11.“警务 政务 企业”综合服务模式
指在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工作站,实行警务、政务一站式服务,方便企业员工快速办理各类业务。
12.穿境线性工程
指途径我区的铁路、公路、管道、输电线等综合性工程。
13.“颗粒归仓”
指项目工程在我区产生的投资、产值、税收等数据实现应纳尽纳、应统尽统。
14.新质生产力
指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
15.“新物种”企业
指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具有成立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成长性高、场景创新强等特点。
16.“拆墙透绿”
指拆掉部分沿街实墙、危墙,更换为栅栏墙或开放式空间,将被遮挡的景色、绿地等透露出来,使行人视野更加开阔、感觉更加通透,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加亲民。
17.“千万工程”
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以改造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开辟出的一条乡村振兴建设的科学路径。
18.“飞地经济”
指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统筹全区资源要素,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工作,破解部分街道招商项目落地难题,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
19.政企“畅谈会”
指各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服务企业专员,坚持“亲清”政商关系,以“掏出心来,服务到企业不好意思”为标准,常态化与企业负责人采取多种形式面对面座谈,畅快交流、畅谈未来,推动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同心同行。
20.“学在坊子”教育品牌
指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为发展目标的坊子特色教育品牌。
21.以“顶格标准”谋发展,以“满格状态”干工作,以“真格举措”抓落实
指按照区委“十个新突破”工作思路,拿出最高标准,保持最佳状态,付出最大努力,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潍坊市区南部产业新城、活力之城,努力在更好潍坊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作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