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以田家庵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紧抓姚家湾、新淮村等9个片区攻坚,一体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公共设施完善;统筹山南山北联动发展,推动老城区人口和功能有序向山南疏解。以春申湖片区为重点推进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打造城市生态修复示范区、资源型城区转型样板区。全市改造棚户区(城中村)27070套、老旧小区29个,持续巩固改造成果,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23608套。统筹解决“难安置”“办证难”问题。推进龙王沟等3条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改造更新城市排水管网21公里。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建成龙湖公园游乐园、天一菜市场、上郑菜市场等项目。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新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5个,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

  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抓住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整市推进试点机遇,全年完成城建投资35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和风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过山、过铁、过河通道问题,加快中兴路下穿工程进度,开工建设学院路下穿工程、东支一路,启动淮河大道北延跨淮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加大淮河岸线整治力度,打通淮河城市圈堤道路。建成山南水厂,推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全覆盖。完成110千伏舜南输变电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启动智慧燃气项目建设,实现老旧燃气管网应改尽改。

  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精细化精致化管理,加快“城市大脑”项目建设运营,持续开展城市体检,谋划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沿街外立面、架空线缆等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造一批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科学统筹道路管网建设维修等市政工程,着力解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持续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强垃圾分类终端处置项目建设,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明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勠力同心、全力以赴,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确保创建成功!

  大力推进城旅文旅融合。完成战国楚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启动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江淮运河(淮南段)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加快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以整体意识谋划大八公山保护开发,提升八公山风景区、寿州古城保护利用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建成非遗文化街区,积极开展非遗展演和“非遗购物节”活动。深度挖掘淮南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旅游推介,推动优质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市上聚焦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粮食稳产增效。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粮食播种面积7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10万吨以上,确保大豆、油菜种植面积只增不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万亩、补充耕地1万亩。全面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深化与省农垦集团战略合作。做实做强淮粮集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扩面,实施“小田变大田”20万亩,开展200个整村托管试点,全程托管300万亩以上。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更好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科技特派员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政策措施,强化资源整合、文化植入、品牌推广,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引导工商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新增家庭农场200家,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打响“淮畔粮品”“淮畔良品”区域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5个。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三变”改革村占比分别提高到16%、83%。

  持续加强乡村建设。抓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实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实施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新增库容1万立方米。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开工建设淮河峡涡段治理项目、瓦埠湖排涝站等重大水利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四好农村路”520公里。

  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完成7353户改厕任务和3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27个,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修复,在整治突出问题和推动绿色发展上聚焦发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聚焦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推进pm_2.5和臭氧协同控制,巩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态势。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大入河排污口治理力度,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压实企业和属地政府共同责任,高标准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1.1万亩,搬迁安置群众6000人,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淮南样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39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