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化科技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00家以上。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0%以上。推动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家以上。发挥“院士周末工作坊”“涞水发展战略高级顾问”作用,完善人才流动、评价、激励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创新人才选择涞水、扎根涞水、圆梦涞水。

  4.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关键领域和重点事项,积极开展“无感审批”服务和远程视频踏勘,以“主动服务”替代“被动服务”。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拓展“拿地即开工”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加快培育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涞水速度”和“涞水温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行动,强化市场主体纾困帮扶,及时兑现落实惠企政策,严禁乱收费乱摊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三)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品质底蕴,在宜居韧性智慧上攻坚突破。紧扣规划、建设、管理三个重点环节,大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全面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幸福生活圈和生活宜居地。

  1.有序扩展城市空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设计有效衔接,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结合县城西部、北部新区建设,在点、线、面上强化亮点和特色,建设地标建筑,打造景观大道,优化绿化布局,构建布局更加合理的品质生活新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外延内拓,以加速开展品质生活之城五年行动为契机,更大力度推进区域融合、产城融合、要素融合。

  2.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总投资43亿元的34个城建项目,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打通遒城街西延1条“瓶颈路”,谋划实施泰安路北段等4条“基础路”,谋划提升向阳路等5条“迎宾路”,打造便捷高效骨干路网。推动城市公园建设,完成城隍庙公园地下停车场建设,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大力增绿补绿护绿,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推动城东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和中水回用项目、城西污水厂水质提标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早日达效。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化解片区改造遗留问题,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3.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持续统筹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巩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洁净城市创建成果,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治理,推动城市管理向“末梢”延伸。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提升交通设施水平,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序、畅通。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餐厨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坚持“严控增量、力减存量”,严厉查处侵街占道、私搭乱建等行为,规范整治市容市貌。创新城市治理和服务模式,谋划打造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统筹推进智慧社区、智慧消防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

  (四)力促行业回暖,精细管理服务,在做强旅游产业上攻坚突破。深刻把握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发展机遇,在供给侧整合资源,在需求端深耕服务,倾力推进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1.拓展旅游业态。依托景村互补、山水交融、红绿交织、冰雪互联,构建差异化组团发展格局。做强休闲游,着力开发户外山地运动及营地产业,谋划打造“野三坡国际露营基地”;整合民宿资源,提升规范经营意识,促进民宿产业提档升级。做好全时游,盘活“火秀”剧场,带动夜经济发展,点燃冰雪激情,拉动冬季项目升温,拓展全季全时旅游新业态。做优乡村游,加快完成百里峡艺术小镇提升改造项目,依托现有景点和特色村镇,打造环境好、质量高的“小众、定制、品质”乡村旅游项目。

  2.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内涵,开展开山节、民歌民乐节、文化月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唱响“野三坡我来野”。强化媒体营销,深化与中新网、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完善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及网红大咖宣传推介为核心的自媒体营销矩阵。探索全民营销,整合景区民间宣传力量,营造人人都是讲解员、宣传员的浓厚氛围。

  3.提升优质服务。深化与保定文发集团合作,加快推进旅投公司司法重整,实现景区发展健康良性循环。发挥野三坡景区发展管理联席会议作用,强化联合执法,依法整治“黑景点”“黑导游”等突出问题,及时查处侵犯游客权益、破坏旅游秩序案件,不断净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红黑榜”制度。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服务管理培训,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

  (五)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在宜居宜业和美上攻坚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11225”工作思路,解决“三农”领域重点问题,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攻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应用,推动设施蔬菜(食用菌)、林果(苹果)、中药材(黄芩)3个千亩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统筹实施文冠果规模化种植,打造涞水白萝卜地标品牌。以农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创新管理模式,打造1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以龙头企业培育为落脚点,支持龙云岭、鳜鱼养殖、生猪屠宰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9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