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高标准农田”: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2.“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3.“雷锋教育集团”:即围绕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为理念,因地制宜地把学区相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为紧密型、松散型、复合型,并以“雷锋”命名的教育集团,推进集团内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管理一体,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
24.“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5.“社区长者食堂”: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长者食堂越来越成为基层党委、政府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平台。长者食堂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能让老年群体最直接地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
26.“守查保”:是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维护食品安全“全域全年”稳定的重大举措,即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
27.“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28.“十五条硬措施”:即2022年3月31日,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安全生产十五条举措。
29.“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30.“四个不直接分管”:即不直接分管财务、不直接分管工程招投标、不直接分管物资采购、不直接分管人事工作。
31.“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32.“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33.“省十五项重大工程”:即《辽宁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实施若干重大工程行动方案》中的国防基础设施保障提升工程、军工装备提质融合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工程、绿满辽宁工程、水润辽宁工程、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科技引领创新工程、数字辽宁工程、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城市更新工程、乐购辽宁工程、畅联辽宁工程、健康辽宁工程、教育提质增效工程。
34.“望十条”:《望花区优环境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简称“望十条”,于2022年12月8日正式出台。其中10条政策意见按行业领域划分为“对外开放”“资产盘活”“工业投资”“商贸服务”“科技金融”五个重点篇章。
35.“规做精”:指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
36.“1 3”四新产业:主要指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装备配套产业和新服务业。
37.“科技型中小企业”: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38.开发区“管委会 公司”:即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模式,本质上是推进开发区市场化,实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39.“清四乱”:指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清理整治。
40.能耗“双控”:即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进行双控制。
41.“两高”项目:即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
42.“优质均衡”:优质均衡是均衡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发展的重心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更富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
43.“一金三制”:“一金”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制”即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
44.“互联网 透明厨房”: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透明玻璃、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餐饮服务相关过程的一种形式。
45.“八五”普法:即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46.“五期”: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
47.“六地”: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要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